新生儿有哪些特点

   对于我们初为父母的人来说,及时了解新生儿的几大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护理新生宝宝.
    新生儿呼吸特点
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 。新生儿呼吸运动比较浅表,但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次,所以每分钟呼吸量并不比成人低 。出生后头两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爸妈妈不要紧张 。如果你的新生儿宝宝,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了80次,或者少于20次,就应引起重视了,及时去看医生 。
新生儿循环特点
胎儿娩出,脐血管结扎,肺泡膨胀并通气,卵圆孔功能闭合,这些变化都使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 。诞生后最初几天,宝宝心脏有杂音,这完全有可能是新生儿动脉导管暂时没有关闭,血液流动发出声音,父母不要大惊失色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四肢血液较少,所以宝宝四肢容易发冷,血管末梢容易出现青紫,因此要注意新生儿宝宝肢体保温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生后24小时内,心率可能会在每分钟85~145次之间波动;生后一周内,可在每分钟100~175次之间波动;生后2周至4周内,可在每分钟115~190次之间波动 。许多新手爸妈常常因为宝宝脉跳快慢不均而心急火燎,这是不了解新生儿心率特点造成的 。
新生儿睡眠特点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 。日龄增加,睡眠时间减少 。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晚期新生儿如果妈妈有意在后半夜推迟喂奶,一次睡眠时间可延长到五六个小时 。但新生儿糖源储备少,延长喂奶间隔,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儿期,喂奶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新生儿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 。俯卧睡姿可以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有妈妈看护方可尝试,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 。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如无人呵护,极易造成新生儿猝死,酿成不幸 。
新生儿仰卧溢乳时,应迅速把宝宝变为侧卧,并轻拍其背,避免奶液呛入气管 。新生儿不能自己单独睡眠,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 。
新生儿泌尿特点
新生儿膀胱小,肾脏功能尚不成熟,每天排尿次数多,尿量小 。正常新生儿每天排尿20次左右,有的宝宝甚至半小时或十几分钟就尿一次 。新生儿尿液的正常颜色应该是呈微黄色,一般不染尿布,容易洗净 。如果尿液较黄,染尿布,不易洗净,就要做尿液检查,看是否有过多的尿胆素排出,以便确定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 。新生儿肾脏功能还远不成熟,排出钠的能力低(一岁以内的小儿都是这样),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适当减少自身盐的摄入量 。新生儿肾脏的浓缩功能也相对不足,喂养时如果乳汁较浓,就可能导致新生儿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增高 。尿素氮是人体内有毒物质,对新生儿
来说,危害更大 。人工喂养时,特别要注意,奶液不要配制过浓 。新生儿肾功能不足,还造成血氯和乳酸较高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血磷和尿磷均较高,易产生钙磷比例失调,形成低血钙 。为什么牛乳钙含量比母乳高,但牛乳喂养的宝宝,却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缺钙,原因就在这里 。
新生儿体温特点母体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新生儿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 。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称为中性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宝宝机体可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维持正常体温 。当环境温度的改变,在程度上超过了新生儿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 。过低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而过高则会出现脱水热 。环境温度过高时,新生儿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 。当水分蒸发过渡,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时,新生儿就会发生高热,这就是新生儿脱水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