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十几股也要穿透?拟IPO企业股东穿透核查加码

_原题为:持十几股也要穿透?拟IPO企业股东穿透核查加码
摘要【持十几股也要穿透?拟IPO企业股东穿透核查加码】有多位创投机构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严查拟上市企业股权结构进一步影响到创投机构的募资和投资 。业内人士呼吁,对穿透层次较多、涉及背后基金出资金额较少的,按常理判断不构成利益输送和腐败行为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豁免政策或较为宽松的审核政策 。(证券时报)
“我们投资的项目去年就过会了,至今没拿到批文 。”今年以来,华南某中型VC机构相关负责人张南(化名)颇为惆怅,投资的项目好不容易走到了首次公开发行(IPO)退出的关头,却又遇到棘手难题——企业股权穿透之痛 。
张南的苦恼并非个案,国内不少创投机构都身陷这一窘境 。2021年初,证监会一则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的文件,将股权穿透核查进一步升级,使得不少企业在IPO进程中被迫搁浅,投行的工作量也因此加大 。
有多位创投机构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严查拟上市企业股权结构进一步影响到创投机构的募资和投资 。业内人士呼吁,对穿透层次较多、涉及背后基金出资金额较少的,按常理判断不构成利益输送和腐败行为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豁免政策或较为宽松的审核政策 。
股东层层穿透
难度大耗时长
“目前退出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现阶段退出的过程却非常难受,穿透审核经常要‘扒几层皮’才能完成 。”在近期举办的投中年会上,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提出了这样的烦恼,“有的股东可能只占0.02%,穿透后只持有十几股,也需要层层穿透,会费上好几个月时间,这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陈玮说 。
拟上市公司的“股权穿透”是今年以来困扰不少创投机构的难题 。深创投总裁左丁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也指出,严查股权穿透确实让发行慢了很多,“很多投资机构都要补材料,要补一些签字还是很难的,有些机构补到了,也未必符合监管的要求 。”左丁说 。
采访人员从券商投行人士处也得到了印证 。“我手上的案子拖了半年了,还没结,就是股权穿透穿到上面两层就卡住了 。”华南某券商投行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这半年来他的工作量大增,拟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穿透常常把他弄得焦头烂额 。
今年2月5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承诺并披露是否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持股的主体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情形,并要求中介机构针对股权架构为两层以上、无实际经营业务、入股交易价格异常的公司,或有限合伙企业股东层层穿透至最终持有人及对其股东资格进行核查说明 。上交所、深交所随即也发布关于首发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监管通知,进一步将股东资格核查说明范围扩大至所有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主体 。
“要对所有IPO企业的股东进行全部穿透,并且披露和核查,不仅工作量大,难度还很高,有些企业背后的股权投资基金有很多层LP,涉及股东可能上百名 。”上述投行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而对于股权投资基金来说,则更加被动 。张南表示,有些规模较大的基金,最终穿透难度极大,尤其是涉及到境外间接投资主体或部分上层出资主体已注销导致无法继续穿透时,由于涉及到跨境及当地保密政策或部分上层已注销等原因,导致难以实现成功穿透至最终个人 。
“关键是该最终持有人所持金额已微乎其微,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核查,而且可能最终还无法核实的话,就非常影响拟上市主体的上市进程 。”张南说,作为创投机构,非常支持监管层对上市主体的严格审查政策,但目前这种情形已给拟上市主体及相应股东带来较大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