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宝宝睡觉,结果“一放就醒”,该怎么破?!

当娘的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娃哄着”了,干点自己的事 。但事实上“把娃哄着”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睡着之后能否顺利“放下”,放下之后能否顺利“接觉”,才是衡量一次哄睡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啊!每次谈到睡眠问题,吐槽都能绕地球2圈 。当娘的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娃哄着”了,干点自己的事 。
但事实上“把娃哄着”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睡着之后能否顺利“放下”,放下之后能否顺利“接觉”,才是衡量一次哄睡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啊!
虽然,按照睡眠理论,宝宝是不需要过度抱睡的 。
但,哪个当妈的没有经历过抱睡的日子 。
谁家没有过几次、甚至无数次白天抱完整个小睡、晚上全家轮流抱睡半宿的经历?
情况好的,抱着睡着后还许你寻个舒服的姿势,窝进沙发里小憩一下,这种宝宝要求“不高”,只要能挂在妈妈怀里,对姿势没啥要求,躺着、趴着、窝着、蜷着都OK 。
情况差些的,好不容易抱着满屋子溜达睡着了,坐在床边拍着屁屁睡沉了 。停,对,就这姿势了,动都不能动 。你觉得腰酸了、腿麻了,想换个姿势?对不起,请起来重哄,全套重来 。
【哄宝宝睡觉,结果“一放就醒”,该怎么破?!】情况最糟糕的,不仅对哄睡时的姿势、动作有要求,连睡着之后都不能停,抱着、溜达着,颠儿着,别说坐了,你想偷偷站一下都不行,小主子立马一激灵哭给你看 。
不知听多少妈妈吐槽过,怀孕生孩子都没咋样,抱睡愣是把自己抱成了腱鞘炎、腰间盘突出 。
抱睡,可以说是考验娃“是否是亲生”的关键指标了 。

哄宝宝睡觉,结果“一放就醒”,该怎么破?!

文章插图
为什么娃一放就醒?
我记得新婚那会儿,跟C爸腻歪,也愿意抱在一起,枕着他胳膊入睡,电视里不都这么演的,多浪漫啊 。
谁成想半宿都没坚持住,他胳膊就麻了,我脖子也落枕了,我这才知道电视剧都是骗!人!的!
没有什么比头枕在枕头上,身体四仰八叉摊在床上更舒服的睡姿了 。
所以刚有CC那会,我始终弄不明白,她在大人怀里,脖子下胳膊硌着,身子只能蜷着,脑袋耷拉着,有的时候我一个打盹回头看她的睡姿,可以说是“相当扭曲”了,但人家依然一脸恨不得睡到天荒地老的满足感 。
反倒是想把她“展平”舒舒服服的放在床上的时候,她倒是炸了 。
后来查资料研究才弄明白了,为什么娃只愿抱着,一放就醒 。
首先,受安全感影响
人家贪恋的是被拥抱的感觉和你怀抱里的温度(果然这才是言情剧的套路吧),因为在子宫里宝宝就是蜷缩着、被羊水温暖包围着的,比起四仰八叉,他们更喜欢被紧拥的感觉 。
突然被放置小床,姿势、温度、环境的改变很容易让宝宝惊醒 。
其次,受睡眠模式影响
咱都知道睡眠是从深睡眠到浅睡眠循环的 。
一般婴儿睡眠周期长度是30-45分钟,周期转换是整个睡眠链上最易醒的点 。
但从抱睡开始到睡实,怎么也得十来二十分钟,放床上再磨蹭个3、5分钟,睡不了一会儿,周期就到了,而大多数宝宝都不会接觉,很容易扭来扭去就把自己扭醒了 。
如果此时在妈妈怀里,动一动妈妈就会拍一拍,等于帮助宝宝接觉了,自动省去了学习接觉这个步骤,宝宝自然睡得时间更长 。
哄宝宝睡觉,结果“一放就醒”,该怎么破?!

文章插图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出现抱睡的情况?
1、浅睡眠模式的小月龄宝宝
对于小月龄的孩子,尤其是3个月之前的宝宝,浅睡眠比例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