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借鉴古法护理新生宝宝

宝宝从出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时期 。这一阶段宝宝的特点是:初理母体,接触新的环境,而自身发育尚待完善,适应能力较差,精心护理对宝宝成长非常重要 。新生宝宝在这个阶段还要面临断脐、护脐、拭口、解毒等问题,这些……
试试借鉴古法护理新生宝宝
宝宝从出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时期 。这一阶段宝宝的特点是,接触新的环境,而自身发育尚待完善,适应能力较差,精心护理对宝宝成长非常重要 。新生宝宝在这个阶段还要面临断脐、护脐、拭口、解毒等问题,这些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健康 。
新生宝宝必须注意寒温的调护,以减少呼吸道感染 。还要注意合理哺乳,以免出现消化道疾病,洗浴等其他生后起居及禁忌 。新生儿的死亡率比任何时期都高,必须随时观察,对早产儿更应细心护理 。
一、断脐护脐
古代医家对断脐和护脐非常重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当然也是比较简陋的方法进行护理 。直到现在,这些方法还有值得借鉴之处 。
出声婴儿断脐后,由于结扎不紧,或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而被不洁之物污染,在脐部会发生多种疾病 。脐中湿润,久而不干者,名脐湿;脐中赤肿糜烂,脓液流溢者,名脐疮 。二者本为一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现代医学称为脐炎 。脐肿光浮如吹者名脐突,现代医学称为脐疝 。
脐部感染侵入血循环,可以产生新生儿败血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
『原文』断儿脐者,当令长六寸 。长则伤肌,短则伤脏 。(《备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第二卷五上》)
『释义』新生儿断脐,应当留六寸长,(约合今天三寸)过长损伤胎儿肌肤,若留得过短又会损伤新生儿的脏腑 。
『原文』小儿初生,即当举之 。举之迟晚,则令人中寒,腹内雷鸣 。乃光浴之,然后速断脐 。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将暖气呵七遍,然后C结 。所留脐带,当令长至儿足趺①上 。短即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常下痢 。若先断脐然后浴者,则脐中水,中水则发腹痛 。其脐断讫②,连脐带中若有虫,宜急剔拨去之,不尔,进入儿腹成疾矣 。(《外台秘要小儿初生将护法》)
『注释』①足趺(fū夫),即足背 。②讫(qì迄),终了 。
『释义』婴儿刚出生,就应当保举他 。如果保举太晚太慢,易使新生儿受寒,并且腹中雷鸣样响动 。接着给新生儿洗澡,洗后迅速隔单衣咬断脐带,不能用刀子割断,同时用口内暖气呵七遍,然后将断脐处C头大结 。所留脐带的长度,应当从脐到足背那么长,如果留短了,新生儿容易中寒,使其腹中不舒服,往往经常下痢 。如果先断脐后洗澡,就会使脐带沾上生水,使新生儿发生腹痛 。断脐后,如见到脐带中有寄生虫时,宜立即挟取出来 。不然,寄生虫进入新生儿腹中,将引起疾病 。
『按语』此段详细地介绍了唐代以前接生的步骤 。其中洗浴后再断脐,断脐时不能用刀子割,而要隔单衣咬断,目的在于预防脐部感染 。说明早在唐代,古人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采取了相应措施 。
『原文』椎①治帛,令柔软,方四寸,新绵②厚半寸,与帛等合之 。调其缓急,急则令儿吐Z③ 。儿生二十日,乃解视脐 。若十许日,儿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脐燥,还刺其腹,当解之易衣 。更裹脐时,当闭户下帐,然火左右,令帐中温暖,换衣亦然④,仍以温粉⑤粉之 。此谓冬之时寒也 。若脐不愈,烧绛帛末作灰粉之 。若过一月脐有汁不愈,烧虾蟆⑥灰治末粉脐中,日三四度 。若脐未愈,乳儿太饱,令儿风脐⑦也 。(《千金翼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