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睡眠,这10件事家长要知道!

如果睡眠领域也有十万个为什么,那下面这些疑惑一定名列前茅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下面小编就来为家长解答下吧!如果睡眠领域也有十万个为什么,那下面这些疑惑一定名列前茅 。这些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下面小编就来为家长解答下吧!
1.明明已经很困了,但就是不肯睡
人在困的时候,体内的化学物质对抗疲劳,会使宝宝变得兴奋、易怒 。这种生理机制起源于原始人为了避免睡着时陷入危险,而对现代婴儿来说,太疲劳就容易引发睡前哭闹 。所以要在宝宝还没有困过头的时候,父母就应该进行安抚,安排宝宝就寝 。
2.白天呼呼睡叫不醒,晚上却要很晚才睡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几乎都在呼呼大睡,只偶尔醒来踹踹妈妈的肚子,出生后也有一阵子睡得昏天黑地,婴儿的昼夜节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
如果宝宝白天连睡三四小时或者早上起太晚,就容易发生昼夜颠倒的现象,表现为:晚上入睡困难,睡后2小时甚至1小时一醒,半夜起来玩等 。
引导宝宝白天增加活动量、接受日光照射,若连续睡2~3小时,进行叫醒;晚上早些休息,屋里要暗,这些都能帮助减少昼夜颠倒发生的可能 。额外提醒一下,小睡环境过亮会刺激较敏感的婴儿,影响白天的睡眠,仅在小睡期间保持室内较暗一般不会造成昼夜颠倒 。

婴幼儿睡眠,这10件事家长要知道!

文章插图
3.怎么明明睡得挺沉,一放下去就醒呢?
3个月内的婴儿入睡后,前20分钟是浅睡眠,如果此时将宝宝从怀中挪动到床上比较容易醒 。
20分钟后宝宝进入深睡眠后再将宝宝放下,或开始时直接在床上入睡 以减少放下的步骤,可缓解这一现象 。
3个月后的婴儿,入睡会先进入深睡眠,放不下的现象会有所好转 。
另外,要注意放下时小心翼翼反而不如坦然告之:“妈妈要把宝贝放在床上睡啦!”宝宝有所准备,就不会受到惊吓而惊醒 。此外,婴儿在浅睡眠期间偶尔睁眼睛或是哭两声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妈妈误以为宝宝已经醒了,反而会对孩子睡眠造成干扰 。
4.人一走就醒,他是自带了雷达吗?
有时宝宝已经一动不动睡着十分钟了,可妈妈一走开宝宝就醒,哪怕动作再轻,宝宝都像自带雷达般醒来 。不同的声音对人的觉醒作用不同,是否会被声音干扰,和心理预期相关 。比如在相同音量下,人听见的是正常杂音,往往能继续安睡,而若是听到火警就会立即觉醒 。
遇到这种现象时可以安抚宝宝解释说:“宝宝安心睡觉,妈妈在呢,没有走远” 。有的妈妈说孩子对声音特敏感,有时候妈妈翻身,床发出很轻微的声音宝宝就醒 了,只好憋着不翻身 。
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做“脱敏”,比如清醒时演示给孩子看:“你睡觉的时候妈妈是这样翻的,然后床就响啦,你听是这个声音哦,不要害怕,正常的 。”通过场景再现,复现了声音的来源,帮助宝宝不把这类声音和恐惧关联起来,下次再遇到也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
5.好不容易哄睡着,怎么才半小时就又醒了?
婴儿睡眠周期比成人短,一般在30~45分钟,且周期结束后容易醒来 。睡眠周期在宝宝4~6个月龄时逐渐延长,届时会睡得更长一些 。宝宝睡眠能力增强,也能够增加单次小睡所含的睡眠周期,延长小睡时间 。
另外,家长往往先入为主认为小睡就是半小时结束,安排起床活动,而不像半夜醒来那样鼓励婴儿接着睡 。长久如此,可能宝宝也就没有醒来还需继续睡的意识,小睡短变成了习惯 。
小睡时间短受发育阶段和睡眠习惯影响,是出生前6个月睡眠问题中最大的难题之一 。在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后,受生理条件所限,宝宝仍有可能睡得短,家长要耐心镇定,避免过度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