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概况 青花瓷历史( 三 )


在这种背景下,元青花在元代中期逐渐试验成功,虽然有阿拉伯影响的因素,除青花钴料依赖进口而外,元青花的文化背景、装饰构图、纹饰绘画、瓷器工艺都属于本土发掘,大量借鉴和结合中国历代传统工艺和传统纹饰基础上进行创新 。构图虽然与**的繁密有类似,但中国传统佛教绘画(敦煌壁画为例)也多有繁密型的构图,况且**纹饰和元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完全是两个不同体系 。
人们不禁要问:元青花受到阿拉伯青花彩绘陶器的影响没有?阿拉伯工匠来中国景德镇参与的机会有没有呢?我想阿拉伯地区与中国从唐代就开始文化交流,元代时期的阿拉伯人很多穿梭于两个地区,影响自然是有的,但不是主要因素 。
因为,从核心利益、政治、宗教、文化战略考虑,参与的程度很有限 。我们都知道,古代对瓷器制作和烧制工艺是极其保密的,这是中国称为瓷国唯一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和民生利益的重要内容之一 。否则,元青花从诞生到成熟就不会经历28年漫长的摸索期和发展期了 。如果有阿拉伯的烧制青花陶器工匠参与,能用得了28年时间吗?
元青花从战略意义出发到开始摸索烧制,又到基本成功,再到逐渐成熟,并非像很多人以为的一生下来就是美丽的大姑娘 。
从延佑六年(1319年)萌芽期,到至正七年(1335年)青花发色和绘制基本成熟,经历了16年的试验摸索期 。从延佑六年(1319年)萌芽期到至正七年(1347年)的青花发色完全成熟(字也是图绘),经历了28年漫长的摸索期和发展期 。从至正七年(1347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四年当中,也就是从考古发掘的铭文记载推断(不排除青花瓷器成熟要比非铭文青花瓷器早的可能性),发展和生产量是突飞猛进的,也是元青花瓷器生产的旺盛期 。
这只是从目前具有确凿考古铭文来核算的 。即便后来继续发现提前的青花瓷器铭文出土和出现,最起码要经历20年左右的摸索发展时间,最终成为当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瓷器----元青花瓷器(历史的、精致的和大件的彩绘瓷器) 。
元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使得可以抗衡的阿拉伯瓷器一败涂地,迅速蔓延到阿拉伯所有地区,包括非洲一些地区、东亚日本,东南亚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南亚印度(含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诸多蒙元势力范围的地区 。使得中国瓷器的国际地位重新得以树立,也给世人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为明清瓷器的发展开创了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