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健康的自尊心( 六 )





做父母的,可别太过热情
国外父母如何教孩子自立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 。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 。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
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 。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 。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 。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 。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
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




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
“教”给孩子选择权



现在的孩子缺少选择权,一切都由大人安排,以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习惯性地接受由老师说了算的教育,似乎也是寻常事 。
不过,在上海市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有些例外,在这里念书的孩子有一些选择权,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主拓展型课程,尤其是在少先队活动中,孩子的这种选择权利就更大了 。校长张鹰认为,选择权不是作为学校给予孩子的恩赐,而是教育本该有的一种本义 。
如果用英语语法中前缀、后缀等概念来诠释的话,选择的前缀是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孩子平时独立购物的机会少之又少 。于是,该校老师特意在期终考试后说要带他们出去玩玩,设想了几个方案,一种是去公园玩半天,另一种是去图书馆阅读书籍,还有每人带10块钱,以小队的形式,去“肯德基”吃一顿 。大部分队员选择第三种方案,因为他们一爱吃,二是因为老师让他们自己买,平时出去都是爸爸妈妈买 。
在齐一,每个队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岗位,节能员、保管员、领操员、联络员、信息员等,都是队员们自主选择的 。对孩子的尊重,是教育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 。
而选择的后缀是给孩子快乐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