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红豆薏仁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豆薏米粥的正确做法

有湿气通常诱发几种情况,比如 肥胖,口臭,慢性咽炎,前列腺炎,顽固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关节炎,妇科炎症,脚气,反复咳嗽,头晕失眠,痘痘等等 。早期感觉不到表现,经过数年,十几年的发展,它侵害到皮肤,脾胃,肾,关节经络,肺.....最终诱发各种情况 。
众所周知,祛湿效果最好的食物莫过于薏米了 。
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 。《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
薏米可用作粮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汤均可 。夏秋季和冬瓜煮汤,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湿 。
由于薏米营养丰富,对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患者,老人、产妇、儿童都是比较好的药用食物,可经常服用 。不论用于滋补还是用于治病,作用都较为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 。据报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仅具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是一种抗癌剂,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可用于胃癌及子宫颈癌 。

教您红豆薏仁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豆薏米粥的正确做法

文章插图
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还有降压、利尿、解热和驱蛔虫的效果,适用于高血压、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蛔虫病等 。
但是你真的选对薏米了吗?
因为炮制方法不同而又分为生薏仁、炒薏仁和麸炒薏仁,功效各有所侧重 。
1、生薏米
利水渗湿、除痹止痛,当出现小便不利、脚气、风湿痹痛的时候可以用到它 。但生薏仁的药性偏凉,不宜长期使用 。
2、炒薏米
炒薏米是取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 。然后晾干后即是炒薏仁 。经过炒制后的薏仁药性就偏于平和了,它的健脾作用和利湿作用都比较好 。人活动少、吃得多、爱熬夜、过食肥甘厚腻,而且生活压力大,容易脾虚湿盛,出现头昏身重、四肢酸懒、舌苔厚腻等症状,这时候可以选择食用炒薏仁来健脾利湿 。
3、麸炒薏仁
【教您红豆薏仁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豆薏米粥的正确做法】将药物与麦麸拌炒,即麸炒薏米,锅热后先撒入麦麸,用量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热到冒烟时,加入净薏米,炒至表面呈黄色鼓起时取出,筛去麦麸后放凉,略有香气 。此香气根据中药炒制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药材固有的香气,或鼓起、爆裂时为度 。炒黄能缓和药的过偏之性,同时散发的香气,还有理气解郁的作用 。
教您红豆薏仁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红豆薏米粥的正确做法

文章插图
一方面使药性变得平和,另一方面还增强了健脾的作用 。麸炒薏仁的健脾作用要胜于炒薏仁 。所以,如果有脾虚、经常拉肚子、吃饭少、肚子胀,那可以选用麸炒薏仁,效果会更好 。
比如有的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能治疗脾虚泄泻,经常煮薏米汤喝,却不见效果,这是因为用的生薏米性偏凉,如果用炒过的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就很明显了 。麸炒的比单纯炒薏米健脾作用更突出 。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 。将薏米和红豆磨成粉,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
红豆薏米粥 注意事项
1、别加大米
煮薏米红豆千万不要加入大米一起熬煮 。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红豆和薏仁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 。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 。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 。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仁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