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怎么调( 四 )


4、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 。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
6.月经不调,要怎么调理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包括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改变或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月经是女性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它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个人的月经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由于病理原因,常常表现为月经异常 。
【概念】
中医妇科中月经不调(irregular menstruation)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月经不调,泛指一切月经病;狭义的月经不调仅仅指月经的周期、经色、经量、经质出现异常改变,并伴有其他症状 。本篇以月经周期的异常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介绍,而经期的异常往往会伴有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临证时当全面分析 。月经不调可分为月经先期(经早)、月经后期(经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 。
西医学认为,月经受垂体前叶和卵巢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而呈现周期性子宫腔流血 。如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失于平衡,则导致其功能失常而产生月经不调 。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按时而下 。
月经先期,或因素体阳盛,过食辛辣,助热生火;或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热扰血海;或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脾虚而统摄无权 。
月经后期,或因外感寒邪,寒凝血脉;或久病伤阳,运血无力;或久病体虚,阴血亏虚,或饮食劳倦伤脾,使化源不足,而致月经后期 。
月经先后无定期,或因情志抑郁,疏泄不及则后期,气郁化火,扰动冲任则先期;或因禀赋素弱,重病久病,使肾气不足,行血无力,或精血不足,血海空虚则后期,若肾阴亏虚,虚火内扰则先期 。
【辨证】
1.月经先期
主症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
兼见月经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伴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者 ,为实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者,为虚热证;月经量 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者,为气虚证 。
2.月经后期
主症 月经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 。
兼见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寒实证;月经周期延后,月经色淡而质稀,量少,小腹隐隐作痛(痛经),喜暖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者,为虚寒证 。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主症 月经或提前或错后,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经量或多或少 。
兼见月经色紫暗,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时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者,为肝郁证;经来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者,为肾虚证 。
【治疗】
1.基本治疗
(1)经早
治法 清热调经 。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
土穴 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 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虚热证者,加太溪;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者,加隐白;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
操作 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血海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气虚者针后加灸或者用温针灸 。
方义 本方主要作用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 。关元属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血海清泻血分之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