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状况怎么算

1.儿童的营养标准是?

儿童营养状况怎么算

文章插图
儿童期生长发育旺盛,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故对热能、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儿童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岁以后,保持相对平稳,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0公斤 。当女孩到10岁,男孩到12岁时起,生长发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长率为3%~5%,体重年增长率为10%~14%,年增值4~5公斤,个别达8~10公斤 。
约3年之后,生长速度又减慢 。因此学龄儿童的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但统一协调 。如出生时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已达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之后虽仅增加10%,但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进入复杂化的成熟过程 。生殖系统在10岁前,几乎没有发展,而10岁后即开始迅速发育 。
因此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 。
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营养素 。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营养素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基本保证 。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 。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
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与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密切关系 。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蛋白质最多,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为100,则10~12岁的儿童缬氨酸为330,亮氨酸320,异亮氨酸300,苏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赖氨酸500 。
可见儿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数倍 。其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 。日本用强化赖氨酸面包作试验,一年之后,吃强化赖氨酸面包的实验组比不吃的对照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 。国内武汉、广西等地试用这种面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供给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时,还必须供给足够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蛋白质质量,即氨基酸评分或化学分来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 。
质量较高的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则相对较少 。
4~12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4~1.01克 。蛋白质的供应量可因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而有差异,如蛋白质净利用率为60%时,4~6岁为34克;7~9岁为41克,若蛋白质净利用率为80%,则4~6岁蛋白质需要量为26克,7~9岁为31克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 。热能供给必须满足儿童需要,否则膳食中的蛋白质便不能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
所以蛋白质供给量常占热能供给量的一定比例,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合成蛋白质和骨骼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及钙化是必需的 。另外,铁、碘、锌、铜、铬、氟等微量元素也与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关系,如缺铁可以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应特别引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