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绪 须做到以下3点

有一天,汤米跟着爸爸还有同学和他们的爸爸去学游泳,可汤米生性怕水,就是不敢下游泳池 。爸爸见汤米这么没胆量,不禁发起火来,他一边用救生圈拍着儿子的屁股,一边训斥 。可是当他训斥完了之后,马上又把泄了气的救生圈拿给汤米看,说:“拼命训斥你的时候,把救生圈的气都给放了,你能不能想办法帮爸爸把气给打足了?爸爸用救生圈打你打累了,不愿意动 。”一会儿,汤米就找到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帮忙把救生圈的气给打足了 。接过救生圈,汤米的爸爸又呵呵地笑着说:“还是儿子聪明,知道找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帮忙,气比原来还足 。”又高兴起来 。

适时消除孩子的逆反情绪 须做到以下3点

文章插图
汤米原本想:“让我在同学面前出这样的丑,以后我再也不跟爸爸来游泳了 。”可看到爸爸的神情,一下子又消了气 。更让汤米吃惊的是,他一回到家,妈妈就准备好了好多他喜欢吃的菜和点心等着他 。妈妈平时很少准备这样丰盛的菜肴 。汤米不禁问妈妈:“妈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妈妈回答道:“你爸爸打电话来说,你今天心情肯定很糟糕,让我多弄点好吃的,安慰安慰你 。”“汤米,那会爸爸有点着急,让你丢脸了,所以让妈妈代我补过 。不过爸爸骂你也很累,所以好吃的也有我一份!”听完爸爸的话,汤米忍不住笑了起来,心中的不愉快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心想:“以后,多和爸爸去学几次游泳,说不定就不怕水了,也会游泳了 。”
批评之后的善后工作,直接关系到训斥效果的好坏 。汤米爸爸这种训斥方法准确地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状态,令人吃惊 。汤米爸爸运用训斥后的善后工作,巧妙地消除了孩子心中所产生的紧张心理和反抗情绪 。
孩子做了错事对其进行训斥,这是父母理所当然的职责,但批评之后的抚慰工作对孩子是否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虚心接受批评尤为重要 。如果批评孩子后采取弃之不管的态度,还说“这孩子一责备,他就跟你怄气”,这等于火上浇油 。被责备后出现反抗心理,从人的心理角度讲也是正常的 。如果对其反抗再加以批评,反而更加助长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会给父母与子女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特别是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在被父母责备之后,更不会主动地靠近父母 。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标志 。从根本上讲,孩子自立、有主见就意味着要脱离父母并且开始具有与父母相异的想法 。当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会与父母近似 。然而,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囫囵吞枣地接受父母的批评,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中进行选择,接受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部分 。
孩子进入反抗期以后,动不动就会顶撞父母,在父母看来,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老老实实的孩子,忽然间变得判若两人,事事都要与自己对着干,有时不免就会大动肝火 。以前只要批评几句,孩子就会默默接受 。可现在就不同了,你越是极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 。以至于有些家长感到纳闷:“为什么事事都要对着干呢?”当家长批评他时,他反而振振有词:“妈妈您不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吗?为什么只说我?”反倒指责起自己的父母来了 。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长,听到这些话,也会勃然大怒 。
迅速成长时期的孩子通常对父母的批评与指责怀有不平与不满 。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产生的要求,与父母所要求的规范不断地产生不相容之处,孩子则经过这种冲突,成长为更加成熟的大人 。因此,无视和压制孩子的不平和不满,或者反过来采取因为令人厌烦而完全接受的随便应付的办法,孩子就不能如所期望的那样成长 。所以,为了防止批评后的不平和不满在孩子心中留下伤痕,父母只有妥善处理善后,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