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毒怎么办( 六 )


由图一可见,在少量的剂量下(直到a量)其作用均甚微,但剂量增加到b时,则毒性效应改变之速率急遽增加,终至产生100%之效应,即组织效应丧失或坏死 。如果这种效应,是以生物体死亡的数目表示,则在上限时,所明动物均死亡,在下限时,则无任何动物受影响 。当所用之剂量,恰使50%之实验动物死亡时,此剂量c,便称为该物质对某动物体之50%致死量(50% leathal dose),即通称LD50,常用来表示某物质之毒性 。
图一中,d为LD100即100%致死量;a为LD5,即5%之致死量;LD0则称为无效应剂量(noeffect level),亦是动物对该毒性物质所可容忍之最大限量 。由此可见,即使是极毒之物质,如控制其暴露量至极低,亦可不生效应或产生极低之效应 。
一种化学物质毒性效应之严重性(toxic potency),是基於其对生物体之组织所产生之效应来决定,而这有毒物质之严重性亦因其在某个组织(器官)的浓度决定 。因此,有毒物质在短时间、高浓度的暴露下所造成的毒性效应,常较长时间、低浓度之同等总暴露,所造成之毒性效应为高 。此乃是因为每一个小剂量,均可能随时被身体组织解毒,但一个大的剂量则可能在任何解毒作用生效前,已对组织产生了决定性的结果 。
因此,某种有毒物质,如果人的解毒或排出体外之速度慢於他接受的速度,则可能在体内产生累积 。
这是因为生物细胞经常得维持著「动态平衡」(dynamic balance) 。当生物体吸收外界物质后,经过新陈代谢,一部分排出体外,一部分暂时储存在体内 。如果外界的浓度高,这些暂存的物质便会增加,即一般所说的生物累积;但如外界的浓度降低,生物体内积存的物质又会根据平衡的原理排出(见图二) 。
图二中,生物体暴露於有害物环境后,有时毒性效应最初增加,但在一日终了,回家休息时则可因不继续暴露而降低,第二日再从前一日之基点继续增加,如此反覆增减,直至第六、第七日因完全休息,故其含量降至零或背景值 。
第八日(第二周)再回至工作场所时,则又可从头来起,而不受过去累积之影响 。由此可见,工作的休闲时间是极重要的,如因加班而缩短休闲时间,则基线增高,若除去周末,则更可能使暴露量产生危险 。
反过来说,有益的东西亦可有害,「量」是决定的因素 。例如维他命是身体的必需品,许多病症都是由缺乏维他命引起,但如过量服用,则不但无益,甚至致病或致死 。下表说明即使常见的食物中所含的某几种物质,如果摄取过量亦可致死 。
【浏览原件】
此外,许多物质常有正负两面的效应 。例如:我们的饮食中如果多吃含低血脂肪食物,虽可减少心脏病的机率,但是同时却增加患大肠癌之机率 。肉类腌制时加硝,是人类对保存食物技术上的一大成就,因硝能遏阻肉毒素(bolulison)之生长,肉毒素是极毒的物质,未发明用硝以前,常是吃腐肉致死的原因 。但硝却增加罹患胃癌之机率 。
毒性物质进入人体的方式
毒性作用的产生,第一个条件是毒性物质进入人体与组织接触,然后才能对组织产生作用,使组织丧失原有的功能,而造成毒性效应 。所以,毒物如不能与生物体接触,则不能产生作用 。是以在一密闭器皿内之有剧毒物(如NaCN,或As2O3)对人体健康并无影响 。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则可设法避免毒物的侵入 。毒物进入人的途径不外由空气吸入、皮肤吸收或食入三种 。
一、由呼吸进入人体:这类污染物包括所有浮游在空气中的污染物 。以形态而分则可分为气体、蒸气及粒状物 。其中粒状物可含喷雾、尘粒、雾气、烟汽、水滴、烟雾及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