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讲解( 二 )


按 婴幼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 。泄泻的病因比较复杂,但其病变皆在脾胃,均与
湿邪有关,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 。
五苓散功擅利湿,湿邪去除则脾运自健,泄泻自止 。此即"利小便而实大便"之意 。
婴儿湿疹
例3 孙某,女,6个月,1994年4月21日就诊 。患儿于2个月前头面部皮肤出现粟粒状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多,遍及全身,皮疹糜烂面有浆性渗出,剧烈搔痒,哭闹不安,伴有反复腹泻 。查体:全身皮肤红色粟粒状皮疹,头面部为甚,皮疹表面糜烂有渗出 。舌质淡红,苔白厚,指纹淡紫 。根据患儿皮疹特点,属素体湿盛所致 。故用健脾渗湿之法,方用五苓散加减 。
茯苓10g,猪苓6g,泽泻6g,白术5g,地肤子6g,白鲜皮6g,蝉蜕5g 。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5剂,皮疹明显减少 。渗出消失,继服5剂,湿疹痊愈 。
按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 。本病多发于素体湿盛之儿 。
五苓散擅利水湿 。加地肤子、白鲜皮、蝉蜕能祛风止痒 。内湿既除,外湿自主,湿去则疹自消退 。
睾丸鞘膜积液
例4 秦某,男,8个月,1990年5月20日就诊 。患儿于4个月时发现阴囊肿大,且逐渐加重,伴尿频而清、大便溏薄 。曾用中药熏洗月余,未见好转 。查体:阴囊内有光滑的囊性肿物,扪之不痛,透光试验阳性 。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红 。证属肾气不化,水湿下注所致 。故治以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法,遂以五苓散加味治之 。处方:
茯苓10g,猪苓l0g,泽泻6g,白术5g,桂枝5g,小茴香3g 。水煎服,每日l剂 。
服药7剂,阴囊内水液明显减少;继服7剂积液消失而愈 。
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按 辜丸鞘膜积液中医称"水疝" 。其发生主要由于先天不足,肾的气化不利导致水液下注 。
五苓散中桂枝能温阳化气;茯苓、猪苓、泽泻利湿消肿;白术能健脾燥湿;加用小茴香可加强温化之力,肾气得以温化则水湿自可消利 。
小结
上述几种疾病在儿科均较常见 。其病虽不同,但究其源,则均系水湿内盛所致,皆以湿邪为患 。
五苓散功擅利湿,临床凡以湿为病者,不论其症状异同,以本方治之多能取效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水湿内停所致疾患较多 。
五苓散不仅能健运利湿,化气行水,且有健脾之功,故尤适于儿科临床 。
3.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五苓散具有淡渗利水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水湿内停,小便不通等症状,有效缓解身体不适,??系统的吸收,提高身体机能的转变,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 。
五苓散含有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 。适合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现象,还有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状 。
五苓散能除去身体里多余的水分,间接能起到紧肤作用 。还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的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对身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
五苓散的注意事项:
1、在熬制汤剂时,不能煮太久,否则会失去药材成分,喝了也没有用处 。
2、湿热人群禁止服用,还有不能长期服用五苓散,会产生不良反应 。
3、平时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食物,生活中要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
五苓散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经常服用,所以,服用期间要多注意,不要盲目服用 。平时要多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
4.五苓散配方
方剂名: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