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调理脾胃管用吗( 六 )


此点的关键在于“持续性”,这个之前在票圈说过多遍了,不管干什么,只要不持续的做,就没有消耗性伤害 。就像井水一样,不能总是往外抽水,很快就抽干了,要给蓄水一点时间 。不管做什么,有意识的中断休息下,再继续做,这样既能把事情干了享受了乐趣,还不至于伤害身体 。
②饮食问题 。
*饮食结构不合理:吃的太素,不吃肉,不吃油,结果营养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食材,再好的脾胃也不能无中生有的造出气血;
*过度节食,减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不错,最终减肥成功了,但面色憔悴,疲惫不堪,想正常吃饭胃口也不大好了,本质是先伤脏腑再伤气血;
*暴饮暴食,看到好吃的非要吃到再也不进去,走不动了才罢手,偶尔一次还行,经常这样,伤害脾胃之气,最终必然导致气血不足;
*过食寒凉,冷饮,凉开水等等,伤害脾胃阳气,也会导致运化不力,容易腹泻大便不成形,吸收消化差,也影响气血的生成;
*吃的太乱,比如减肥药,过吃补品,过吃甜食,过吃海鲜(寒凉)等等都在伤害脾胃,家常便饭就是最好的;
*饮食不规律,不定点定时,饿了就吃,不饿不吃,上班上课吃,放假周末懒床不吃,打乱了脾胃节奏,也会导致气血不好;
*不吃早餐,肚子饿了一夜了,伤脾胃气血;
*爱吃夜宵,脏腑都需要休息,结果人睡了脏腑还不得休息,要加工消化,会伤及脏腑;
其实,现代社会由于生存环境比较复杂,想老老实实的吃顿饭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
③脏腑问题 。
在上面气血的生成中也说了,脏腑共同作用才生成了气血,如果任何一个脏腑出现问题,比如湿气大,肾虚,肝受损,胃炎,肠溃疡等等,会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 。饮食再合理健康,生活再好,脏腑不好,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
④慢性病 。
比如痔疮持续出血,时间久了会贫血,其实也是气血不足的一种表现 。
补气血的误区!
为何补气血总是没有效果呢?主要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上面有讲,气血不足原因有很多,千人千个原因,原因不同,方案不同 。
比如阿胶,单纯的气血不足吃了可能有点感觉,但脾胃虚弱痰湿者,气血不足是因为脾胃吸收不好,要健脾胃,光吃阿胶就不对症;
再比如纵欲过度者,吃阿胶补气血,喝黄芪水补气,也是不对症,根源是节欲补肾才行;
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总之,补气血没有效果,因为没有提前辩证,不对症,驴头对马嘴自然大大不妥!见过太多朋友了,看到某种东西标明补气血,先吃着再说,这其实是个误区 。
补气血的正确思路
这是大家最关注的,其实把气血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补气血的正确思路也就一目了然了 。说白了,气血就是脏腑一起协作生成的一个产物,一种结果,说是补气血,本质是调脏腑 。
提供一个大体的思路:
⑴先找气血不足的原因/根源 。
怎么找呢?
①根据上述列出的原因,对照下自己有无;
②整体上辨别下自己体质,之前发过一篇各类体质辨别的文章,后面会做个升级,重新发布下 。
⑵找到原因了,对症调整 。
比如因为熬夜导致的,那就不要熬夜了;
因为纵欲导致的,就节欲;
因为吃的营养不够,就增加优质蛋白质 。
其他类推 。
⑶通用的补气血方法 。
自己不会找原因,也没什么头绪,那就参考这个,通用的方法,适用于多数人 。
①停止一切耗损气血的行为 。
这个在票圈提过N次了,先止损再修复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不以为意,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吃的再好都留不住啊,都给耗损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