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分类

1.脂蛋白分为哪几类?
人们发现在不同的脂蛋白中 , 其蛋白质含量及各种脂类成分所占的比例、脂蛋白分子的大小及密度都不一样 , 由此将脂蛋白分为下列四类 。
(1)高密度脂蛋白 , 缩写为HDL , 也叫α脂蛋白 。这种脂蛋白的颗粒最小 , 只有5~20毫微米 , 而比重最大 。组成成分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含量高 , 甘油三酯极少 , 是心脏和血管的保护因子 。
(2)低密度脂蛋白缩写为LDL , 也叫叫旨蛋白 。颗粒为20~25毫微米 , 胆固醇含量高 , 甘油三酯含量低 。
(3)极低密度脂蛋白缩写为VLDL , 也叫前B脂蛋白 。蛋白质含量低 , 甘油三酯含量高 , 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 。
(4)乳糜粒缩写为CM , 90%的成分是甘油三脂 , 在血液中代谢很快 。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 , 不起重要作用 。
另外 , 血浆中还有游离脂肪酸 , 但含量很少 。
现在 , 进一步发现脂类在诱发相关疾病中 , 载脂蛋白十分重要 。已经查明载脂蛋白有近十种 , 其中载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 它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并把它携带到肝脏进行处理或由胆汁排出 , 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而载脂蛋白B则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 。目前认为造成血管硬化危害最大的是这种低密度脂蛋白 , 而高密度脂蛋白则起保护血管的作用 。
所以当预测动脉硬化的危险时 , 不仅要看血脂的变化 , 更重要的是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两者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 , 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之比值应小于4 , 当其比值大于4时 , 由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危害便更加显著 。
2.简述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及主要功能
脂蛋白(lipoprotein)是一类由富含固醇脂、的疏水性内核和由蛋白质、磷脂、等组成的外壳构成的球状微粒 。脂蛋白对于昆虫和哺乳动物细胞外脂质的包装、储存、运输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 脂蛋白代谢异常(通常伴随着脂质组分和蛋白质组分的改变)与、、肥胖症以及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
脂蛋白的核心成分是甘油三酯 , 周围包绕一层磷脂、胆固醇、蛋白质分子 。
脂蛋白为血液中不溶性脂类的载体 , 血液中不溶性脂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 。脂蛋白中脂质与蛋白质之间没有共价键结合 , 多数是通过脂质的非极性部分与蛋白质组分之间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通常用溶解特性、行为和化学组成来鉴定脂蛋白的特性 。
脂蛋白中的脂质组分主要为饮食摄入以及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 其中胆固醇是生物膜的结构组件 , 其含量影响膜的稳定性、透过性和蛋白质机动性 , 并且是性激素和胆汁酸生物合成所必需的 , 而甘油三酯则是一种新陈代谢能量来源 。
脂蛋白中的蛋白质组分(也常被称为载脂蛋白 , apolipoprotein)主要参与脂质的运输和代谢 , 具有急性期响应、补体激活、免疫响应、炎症响应、蛋白酶抑制剂等重要功能 。
3.脂蛋白如何分类?
人体脂蛋白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1)乳糜微粒(CM)
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从消化道吸收的甘油三酯等酯类 , 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合成CM , 通过淋巴进入血液 。CM中甘油三酯的释出依赖于脂蛋白脂酶(LPL)的催化 , 该酶使甘油三酯分解成脂肪酸后进入脂肪组织 , 并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而储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