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二 )


至少到了明朝 , 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 , 用糯米细面 , 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 , 洒水滚成 , 如核桃大 , 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 , 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 , 是名闻朝野的美味 。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 。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 。
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 ,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 试灯风里卖元宵” 。诗中所咏的 , 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 , 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 。光就面皮而言 , 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 。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 。
咸的有猪油肉馅 , 可以作油炸炒元宵 。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 , 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 , 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 。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 , 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 。不论有无馅料 , 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目前 , 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 , 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
3.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什么?
一、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汤圆象征团圆、美好 , 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一家在新一年里会阖家幸福 , 团团圆圆 , 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
汤圆是在宋朝时期浙江宁波一代首先兴起的一种食物 , 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作为馅料 , 先将黑芝麻磨成粉状 , 然后拌上猪油和砂糖团成球 , 这就是汤圆的馅料 。用糯米粉和面做皮 , 将馅料放在糯米皮里 , 团成小球 , 放在水里煮 。这种食物煮熟之后吃着香甜可口 , 还很有趣 , 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 。又因为这种糯米圆子在煮的时候 , 在水里上下浮沉 , 所以一开始给它起名字叫“浮元子” , 后来才叫汤圆 。
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 , 煞是好看 , 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 , 碗里汤圆 , 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 象征着团圆吉利 。所以说 , 元宵节吃元宵或者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
元宵节吃汤圆 , 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 , 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 , 《本草纲目》中指出 , 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 。糯米味甘、性温 , 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 , 滋养脾胃 。
冬季最冷是三九 , 目前虽然已过 , 但天气乍暖还寒 , 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 , 除了糯米有粘性 , 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 , 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
汤圆本身就是用糯米做的皮 , 自带一些甜味 , 所以在吃汤圆的时候要适当放糖 , 避免大量的糖分摄入引起脾胃不适 。汤圆的吃法还有很多 , 在汤里可以放一些糖桂花、甜酒酿或者桂圆、红枣之类 , 要是想在冬日里达到一些驱寒的作用 , 还可以在汤里放一点姜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