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三 )


吃汤圆是我们的传统习俗 , 南方地区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 , “圆”代表着“团圆”“圆满” , 吃汤圆 , 是家庭和谐、吉祥的意思 。
二、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故事
元宵节 , 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据资料记载 , 元宵节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 到了明清时期便与春节、中秋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 ,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 , 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 , 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 。宋人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元子 , 前辈似未曾赋此”之说 。据记载 , 唐朝时 , 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 。到了南宋 , 出现了“乳糖圆子” , 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 。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 , 里面有“星灿乌云里 , 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及至明朝 , “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
后来 , 元宵又称为“汤元” 。清代李调元的诗句“风雨夜祭人散尽 , 孤灯又唤卖汤元”即是指此 。辛亥革命后 , 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 , 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 , 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这种小吃的名称 , 几经变易 , 才被固定下来 。
吃汤圆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 , 名叫“元宵” , 长年幽于宫中 , 思念父母 , 终日以泪洗面 。东方朔决心帮助她 , 于是对汉武帝谎称 , 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 , 要逃过劫难 , 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 , “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 , 此后 , 便形成了元宵节 ,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
传说二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 , 正月十五这一天 , 楚昭王经过长江 , 见到一些漂浮的食物 , 是一种带馅的白色甜食 , 于是请教孔子 , 孔子曰 , 此食物外白内红 , 乃复兴之兆头 。楚昭王大喜 , 此后每年正月十五 , 便命臣民仿制这种食物来吃 , 从此以后 , 便有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
新的一年的到来 , 你的运势如何?有哪些需要特别掌握和注意的机缘?来紫微流年运势全面解析你新一年的各方面状态 , 结合你的现状 , 量身打造精细化分析 , 早做规划 , 及早掌握好运关键!
4.为什么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象征着什么?
历史传说传说一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 , 说法颇多 , 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 , 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 。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 , 地位在五帝之上 , 并有恩于汉帝 , 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 , 名叫“元宵” , 长年幽于宫中 , 思念父母 , 终日以泪洗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