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还在用表扬或者惩罚教育孩子?小心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过去 , 我们流行的是“棍棒”教育 , 素有孩子不打不成器的说法 。 以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 对老师说的最大的一句话就是“不听话 , 使劲揍” 。 因此以前的孩子比较苦 , 没有几个没有挨过揍的 。
而现在进入了新的时代 , 那些被揍大的孩子成了父母 , 学了更多的西方教育知识 , 接受了西方尊重平等的教育文化 。 鉴于自己的经历 , 再加上所学的文化知识 , 因此他们普遍认为打骂孩子是不好的 , 所以他们很少打骂孩子 , 相反以表扬为主 。 孩子做了某件小事 , 就会受到父母的表扬 , “宝宝好棒”、“宝宝好聪明” 。
其实 , 惩罚虽然对孩子不好 , 表扬同样也不像表面那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惩罚存在的问题 , 表扬也同样存在 。
父母还在用表扬或者惩罚教育孩子?小心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表扬与惩罚是一体两面
从表面看 , 惩罚好像存在更多的问题 , 不被孩子喜欢 , 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 , 会使得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 而表扬好像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 毕竟谁不喜欢被表扬呢?表面上看确实如此 , 但是事实上 , 惩罚和表扬是一体两面 , 同样也会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
我们先来看下惩罚 , 父母为什么要惩罚?父母会说因为孩子做错了事 。 表面上看好像如此 , 但是事情的对错由谁说了算?还不是家长 。 家长说孩子错了 , 孩子就错了;家长说孩子对了 , 孩子就对了 。 再说即使错了 , 要不要惩罚也是由家长来定义 。 所以 , 表面上是孩子做错了 , 事实上是父母判断 。 因此孩子要想逃避惩罚 , 就要讨好父母 。 讨父母欢心了 , 即使错了也不会惩罚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孩子就容易形成讨好型性格 , 看父母脸色行事 。
而表扬呢?表扬的标准同样是由父母建立的 。 父母觉得孩子好 , 就给予表扬;父母觉得孩子做的不好 , 就不给予表扬 。 这不还是由父母决定吗?所以孩子要想获得父母的表扬 , 同样要迎合父母 , 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 也就同样的容易培养孩子讨好型人格 。
无论惩罚还是表扬 , 都是父母说了算 , 只是父母的标准不一样 , 所以惩罚和表扬是一体两面 , 都会导致孩子迎合父母 , 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
父母还在用表扬或者惩罚教育孩子?小心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那有的父母就可能不知所措了 , 因为除了这两种引导孩子的方式 , 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式 。 那如果表扬和惩罚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 应该用什么方法引导孩子呢?
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引导孩子发现自己 , 从行为本身获得乐趣 。
父母还在用表扬或者惩罚教育孩子?小心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文章图片
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三种方式
1、不带评价的陈述
我举几个例子 , 大家感受下:
表扬:
我为你骄傲!
你真棒!
我喜欢你打扫卫生的样子 。
陈述事实:
我看到你帮助妈妈整理厨房了 。
你把书都整齐的放进书包里了 。
你做到了 。
看上去你很喜欢它 。
你是如何解决它的?
我看到你用了很多种颜色 。
能体会出二者之间的不同吗?
表扬是引导孩子关注外在的表扬者的态度 , 孩子从行为中获得快感来源于外在的他人 。 而不带评价的陈述事实是在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行为 , 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 , 感受自己从行为中获得快乐或者痛苦 , 从而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 自我赏识 。
我们应该向孩子传达对他们的兴趣、欣赏和尊重 , 而不是讲我们的判断评价强加给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