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父母也曾经是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孩子?】成人的世界 , 为什么更热衷于过儿童节?
六月一日是先生的生日 , 我们顺便约几个好友一同庆祝儿童节 。
席间我提到《小王子》书中这一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 , 虽然 , 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 ”
闺蜜家的女儿脱口而出:“是啊!大人们也曾经都是小孩啊 , 可是你们都忘了!尤其是在我爸打我的时候 。 ”
1.【中国未成年人调查:孩子最讨厌家长说的五句话】
2019年5月31日 ,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发布《青少年蓝皮书》 。 根据各个城市学生的调研 , 蓝皮书整理出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内容分别是:
快去学习/快写作业;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别人;
不许看手机/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
真没用/笨;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
看 , 这些问题是不是特别熟悉?你是否也曾经对自己的孩子说过?你觉得这些话算不算语言暴力呢?我们来看看部份网友的回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曾经也是小孩 , 缘何不理解小孩?】
文章图片
回想我们的童年 , 是否也曾被“别人家的孩子”深深伤害过?是否也因父母的“你怎么这么笨?”而自卑或是在内心里偷偷恨起了父母?是否也像某位网友说的:“我以后做父母绝对不会这样说我孩子”……
是什么让我们忘了曾经伤害 , 又惯性地将同样的伤害加诸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呢?
记得小时候听父亲聊他的童年 。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 , 浅薄的认知和粗粝的生活 , 是会将亲情和爱都稀释的吧?
父亲有四兄弟、2个妹妹 。 父亲排行老二 , 小时候体弱多病 , 爷爷烦了 , 就经常骂他 , 说他是家里的拖累 , 是讨债鬼上门……
文章图片
父亲自懂事以后就争强 , 干活也比别人卖力 , 得夸赞无数 。 因为长得帅气 , 倒也很多女子倾心于他 , 他自是春风得意的 。 可到了成家的年纪 , 家里实在拿不出那么多聘礼给几个儿子娶媳妇 。 爷爷自作主张让父亲入赘到了只有一个独女的外公家里 。 他哭过闹过 , 听说几度气晕了奶奶 , 最终还是无法反抗父母之命 。
母亲三岁丧母 , 后来外公娶了个带着儿子的寡妇进门 。 母亲的童年是在后娘和哥哥的欺凌下成长的 , 受的苦和伤害自不必说 。 据说后娘总是用最恶毒的话谩骂她、诅咒她 。
父母亲曾经也是小孩子 , 他们的童年都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爱 。 我相信 , 当他们为人父母 , 一定想着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孩子 , 给他们最好的 。 事实上也正如此 , 我印象中父母总是辛苦的在外奔忙 , 对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能力有限 , 你们想要改变命运 , 只能努力读书 , 走出这山村 。 只要你们有出息 , 我们就是吃糠咽菜 , 脸上也有光 。 ”
我想每个人的身体里 , 都是带着上一辈的烙印的 , 那些爱与痛 , 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 曾经自己最反感的话 , 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就这样脱口而出 , 有时候甚至迟钝得毫无察觉 。 或许是年代太久远了 , 小孩长大了 , 就忘了自己也曾经身为孩子 , 而重复着上一辈的惯性 。
3.【有些人 , 可能一生都无法自愈童年】
- 有一种父母巴不得孩子过得差,暴露人性的弱点,刺痛子女的心
- 宝宝也会晕车?会遗传?答案在这里,十个妙招轻松解除晕车不适
- “懒”父母和“勤快”父母有啥区别?不用理论,看看孩子就知道了
- 孩子不上进?可能是父母不懂“增减效应”,合理运用孩子更努力
- 孩子太玻璃心?试试芬兰父母的“失败教育”,让孩子变强大很简单
- “宝宝,快出来吧,你赢了,妈妈认输了”,可孩子却再也回不来
- 曾经的倒数第一,却上了北大,760分状元:逻辑思维能力让我逆袭
- “父母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有益的三角关系
- 纪录片:不管孩子变得怎么样,父母永远都会不离不弃
- 《以家人为名》齐明月:父母否定的爱,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