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夏季小儿常见流行病


炎热的夏季容易出现一些流行病,尤其是让父母闻之色变的肠病毒,虽然四季都有,但夏季是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为避免大流行,事先防范是有必要的 。另外,去年沿海城市疫情严重的登革热,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防蚊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 。
除此之外,夏季里还有哪些疾病值得家长注意的呢?专家发现,沙门氏菌肠炎、猩红热及脓痂疹,也是发生率十分高的传染病,最易侵犯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除了应注意个人及家居环境卫生外,增强孩子的抵抗力,也是预防的好方法 。
肠病毒
夏天是进入肠病毒最活跃的季节 。许多家长对于肠病毒都闻之色变 。事实上,肠病毒感染常见的手足口疾病与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死亡率极低 。
专家发现,儿童感染肠病毒后,出现了很不寻常的病程,病人会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而死亡 。经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种毒性强、特别会“侵犯”神经系统的肠病毒71型 。由于肠病毒71型的流行,使得儿童肠病毒感染增加了许多危险性 。所以,真正令人畏惧的是肠病毒家族中的肠病毒71型 。
流行的肠病毒类型
肠病毒是一群病毒的总称,包括小儿麻痹病毒三型、克沙奇A病毒23型、克沙奇B病毒6型、伊科病毒31型、肠病毒68-71型,共67种类型 。由于这些病毒都栖息于人体消化道,在生化特性、流行病学及致病原因上也具有共同点而被归纳在一起 。现在,小儿麻痹病毒已有疫苗可以预防,因此,现在的孩子不受到小儿麻痹病毒的威胁 。流行在孩子中间的病毒就剩下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肠病毒68-71型 。
肠病毒引发的疾病十分广泛,不同型的病毒可能会有相同症状 。典型的症状包括泡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 。而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肢体麻痹症候群是属于较严重的疾病 。并不是所有受到肠病毒感染的人都会有症状,因免疫力不同,约50~80%是无症状感染,有部分的人会有轻微类似感冒或肠胃炎症状,以下简述几个常见疾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
1.泡疹性咽峡炎:口腔后部出现水泡很快破掉变成溃疡,平均2~12个,发烧约2~4天,口腔溃疡约7天左右恢复 。鼓励孩子多喝水,如果有脱水现象就需要点滴注射 。
2.手足口病:在舌头与颊黏膜有口腔溃疡,会有稍微鼓起的皮疹分布于四肢、臀部,常常有小水泡或是水泡破掉留下的小痂块 。因为口腔溃疡,没有食欲,要鼓励孩子多喝水,以预防脱水 。
3.无菌性脑膜炎:头痛、呕吐、颈部僵硬与疼痛,症状严重的需住院治疗 。
夏季为感染高峰期
最让人担心的肠病毒71型是1969~1973年在美国加州首度分离出来的,由于具有致死率高与神经并发症高的特征,在保加利亚、匈牙利、马来西亚和日本大阪都有死亡病例报告 。孩子如果经医生断定为肠病毒感染,要小心是否有意识障碍、持续呕吐、肌跃型抽搐或肢体麻痹的现象 。如果有,表示得到肠病毒71型严重感染几率高,须尽快送医院治疗 。
而小于3岁并有高烧不退的幼儿是高危险群 。
肠病毒的潜伏期约3~5天,长则达两周,在发病前几天即具传染力 。人类是肠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染 。未感染过的儿童由于不具免疫力,是易感族群,加上儿童卫生习惯不好,上托儿所、幼儿园与其他孩子接触频繁,肠病毒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再带入家庭,传染给家中成员 。肠病毒在温带区,好发于夏、秋两季,在热带区整年可见 。
多休息、摄取足够营养
预防肠病毒最好的方式是勤洗手,每次要用肥皂洗手5分钟,可将病毒量减少到百分之一至万分之一 。洗手后还必须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口腔 。平时避免与病人接触、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注意饮用水与一般环境的卫生 。如果孩子得了肠病毒,家长不需太过惊慌,除了就医之外,需让孩子多休息、摄取足够的营养,且要避免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