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儿童哮喘家长作用大于医生


5月5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哮喘防治宣传活动特别强调儿童哮喘的控制,并且致力传达“您孩子的哮喘是可以控制的”这一信息给各位父母 。专家指出———
防控儿童哮喘家长作用大于医生
孩子常揉眼睛和鼻子须留心
胡女士刚满四岁的儿子有个“坏习惯”,经常用手揉眼睛和鼻子,她反复告诫这样做不好不卫生,可孩子却总是忍不住 。
一次,胡女士带孩子外出踏青,玩得正高兴时孩子突然不跑了并出现憋喘现象,胡女士慌忙把孩子送去医院,结果被诊断为哮喘发作 。胡女士很纳闷,家里人都没有哮喘病史,怎么孩子会“突然”得了哮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慧玲教授解释说,哮喘确有遗传倾向,但绝不是唯一诱因 。空调、地毯的广泛使用,宠物的饲养,都会增加室内过敏原密度,促使哮喘发病 。其次,现在的大多数儿童成长环境过于干净,接触病毒、细菌等感染源的机会大大减少,造成抗感染免疫能力降低,而过敏反应增强,导致哮喘频发 。再者,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增高,也会促进哮喘的发病 。
这些也是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主因 。
另外,与成人哮喘有别,儿童哮喘多数时间可以无症状,但却可以迅速发作并严重起来 。儿童在不发烧情况下出现鼻痒、流涕、眼痒、晨起后连续打喷嚏等症状时,以往常常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其实这更多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而过敏性鼻炎则是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 。
因此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就应考虑到哮喘的可能性,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诊 。
哮喘患儿应尽其所能运动
才上小学一年级的馨馨是个文静的女孩 。既不上体育课,也不参与同学间的游戏活动 。原来在她进学校的第一天,妈妈就叮嘱她,不要参加运动,否则哮喘会复发 。
鲍教授指出,哮喘儿童似乎应该尽可能避免运动,甚至有些学校不允许患有哮喘的儿童参加体育课 。而实际上,哮喘儿童与所有正常儿童一样,应该尽其所能地进行锻炼,而不应予以限制 。适度运动可促使肺功能发育,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而不“敢”动的孩子体质会变弱,哮喘发病率也会增高 。
家长认知程度决定哮喘防控效果
针对儿童哮喘的治疗,鲍教授指出,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如果患儿对某种药的依从性很差,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而导致患儿依从性下降的原因很多,如年龄小,难以接受过于复杂的吸入操作等 。因此,在早期发现和防控儿童哮喘方面,家长的作用比医生更重要,其防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
但遗憾的是,患儿家长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特点却缺乏足够了解,缓解期的预防性治疗很少进行,或不规范用药,使得大多数患儿只是不断地接受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哮喘不能得到长期完全控制 。其实,在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孩子病情稳定,家长也要带孩子上医院随访 。此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重新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防控儿童哮喘家长作用大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