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三点钟放学之后做什么好 三点钟放学之后事情处理( 二 )
--今天都没玩!
--这都玩儿了一天了,还没玩吗?
--这不是玩。
--那你说说,什样才是玩?
--我要随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他反复强调随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这就是自由玩耍的核心:玩耍是自发的,玩者自身决定玩什么、如何玩,并且在进行时可以自由修改目标和规则的游戏,而且通常没有成人监督。所以从这个定义上来看,我们给孩子报的各种夏令营、看展览、轮滑、游泳、甚至徒步、野外科考等等我们认为是让Ta玩的课外班,都不属于自由玩耍的范畴。(当然也看具体操作方式)
自由玩耍有啥用?
其实,我们绞尽脑汁希望在孩子身上培养的勇敢、自信、沟通协调能力、毅力、抗挫力、勇于尝试、创新、合作、面对失败,恰当的妥协等等能力,在来回的跑抓,玩沙中都能看到。
以刚才的玩耍场景,简单列几条:
1)商量和制定规则。
剪刀石头布,赢的抓人还是输的抓人;是摸到了就算还是必须抓住了才算。是多人抓还是单人抓随着玩的需求,规则是大家一致同意的。小学的孩子还可以和幼儿园的孩子一起玩跑抓游戏,因为力量的悬殊,8个幼儿园孩子一伙,围攻的方式抓两个7、8岁的孩子。这些规则的改变不是为了凸显谁比谁强,谁胜过谁,而是为了大家玩得更愉快。
2)规则是可以更改的。
把滑梯用沙子埋起来是开始的规则,后来变成了滑下去把沙子冲垮。并且规则是由玩者自己制定的,孩子们变得容易变通。如果换一个并不是一起辛苦挖沙子、拎水的孩子来改变这个规则,可能情况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3)公平,遵守规则。
一起玩的同时,想要用别人先拿到的工具,四年级的孩子也要征求幼儿园孩子的同意;跑抓的孩子中参与的年级就更多了,有时候几乎1-7年级的都有;不以性别、年龄而特殊。即使有时候规则对有些孩子有些调整,也是大家为了所有人都玩得更高兴制定的。混龄也是孩子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关键。
4)通过争论、协商和妥协解决冲突。
这也可以看作一个社交游戏:通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其它孩子一起玩—孩子们学会妥协—高高兴兴的玩更重要。第一个冲沙堆工事的孩子,在备受指责、质疑的时候,主动化解大家的不满, 而其他孩子也恰当的妥协了。
5)主动拓展认知边界。
刨沙子的孩子,因为沙子的运动轨迹,超出了他的预知判断,他判断沙子是会往后,但事实是,沙子没有往后,而是落在了他的背上。因为与他的预知判断不符,人类具有的天然好奇心,让他不断重复,不断尝试,调整、拓展自己的认知。这个好奇心,正是孩子理解及探索的动力。如果有成人或者权威人士在场,很容易干涉或打断孩子的这种探索。
6)联想、创造力、领导力。
玩抓人游戏的条件变了,如何根据变化调整。没有大孩子可一起玩了,和小孩子如何合作。玩跑抓的两个小学生知道放慢脚步,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整个活动把控节奏,平衡关系,让小孩子处于一种能“够得上”的状态,即使有力量、年龄的悬殊在那里,也能玩得很高兴,这就是领导力、创造力的体现;而小孩子有学习、模仿的对象,有“脚手架”,也成长得很快。
玩沙的孩子,把滑道变成了传送带,改变物体的原本用途,这就是联想,是创造力啊。
7)积累(物理)知识的体验。
挖沙孩子反复往后刨沙子,这本身内含一个力学现象,抛物运动轨迹与速度和角度的关系。但这对他们可能只是个体验,一个感觉,一个经历,可能并没有有意识的上升为认知(力学、运动学等)。但如果某一天接触到“抛物运动”这个学术名词时,所有的体验被激活,有相关经历并内化的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世界丰富多彩、知识浩瀚无垠,只有与自己产生连接的部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的学识、风度、教养。
-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现在新年你们会给孩子准备特别的仪式感吗?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目标感|孩子懒惰没有目标?比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 6岁之前,别教孩子学画画!
- 孤独症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怎么办?几个建议帮到你
- 说话晚、咬字不清?重视孩子语言障碍,别让语言迟缓耽误孩子一生
- 孤独症孩子的11种常见问题行为(附加应对方法),家长速看
- 天使科普:这些表现是孩子智力低下的早期信号,家长可以注意了!
- 天使课堂: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