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解读注释,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分析 琵琶行赏析评价( 七 )


博喻
它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包围本体 , 一层层地加强它的艺术性和形象性 , 就像歌中所唱 , 一层层地剥开洋葱 , 你就会发现它的心 。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 让事物的本象臣服在作者的笔下 。
比如文中 , “大弦嘈嘈如急雨 ,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 大珠小珠落玉盘” 。用急雨、私语和珠落玉盘比喻琵琶声 , 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性和节奏韵律 , 也让读者身临其境 , 仿佛琵琶曲如在耳畔 。
有时候 , 一些本体是抽象的或是难以理解的 , 那么通过博喻可以抽丝剥茧 , 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 栩栩如生 。比如 , 一个事物从总体来讲很难描述 , 那么可以通过形状、颜色、声音、质感等各个角度来进行比喻 , 就可以让这个事物变得可感可触 。
在杜甫的名诗《观公孙大娘舞剑》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 “耀如羿射九日落 , 矫如群帝骄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 , 罢如江海凝清光” , 如果正面去写 , 难度太大 , 诗人便从剑光、舞姿等四个角度分别描绘 , 充分利用了读者的想象力 , 使这一场景被赋予了更深厚、更生机勃勃的艺术魅力 。
有时候 , 博喻也可以提高文字语言的魅力 , 让它更具有诗歌的光泽 , 比如青春是风中的野火 , 是雨中的花蕾 , 是一枚等待成熟的青苹果 。这就是用三个不同的比喻去形容青春 , 写出了青春的三种不同的状态 , 让作品更具有诗意美 。
博喻也可以加强气势 , 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一文的结尾所写 。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
通过博喻的铺陈 , 让作者的抒情更加强烈、恢弘 , 表达了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信心与期望 。
不过 , 博喻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而服务 , 如果一味地堆砌辞藻 , 生拉硬扯 , 这对文章而言就不是增光添彩 , 而是一种戕害了 。
顶真
顶真是指用上一句结尾的词或句作为下一句的开头 , 使前后的句子首尾相连 , 上递下接 。
比如文中 , 醉不成欢惨将别 , 别时茫茫江浸月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凝绝不通声暂歇等 。别和凝字就将前后两个小分句连在了一起 。
现在我们一般把顶真分为两种 , 即直接顶真和间接顶真 。
直接顶真是顶真部分的相同词语可以直接衔接 , 中间没有阻隔 。比如你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等 。而间接顶真则是顶真的部分之间还有其他的文字 , 比如从春天等到夏天 , 从夏天等到秋天 。从字挡在了两个夏天之间 , 这就是间接顶真 。
通过顶真 , 可以使前后句相互衔接 , 行成一气呵成的效果 , 比如诗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 , 前月浮梁买茶去 , 去时江口守空船 , 绕船月明江水寒 。通过一个去字 , 借助商人买茶和独守空船这两个事之间的逻辑关系 , 使这两句话巧妙地合为一体 , 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 富有音韵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