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平台化升级,有道词典竞逐泛知识风口( 二 )


教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老师在做“知识的表演”的过程 。在表演知识的过程中,一种是知识的生产者,一种是知识的表演者,在学校里,只有同时身兼两个角色,课堂才能吸引人 。
如何将现有的知识,以高效地方式“表演”给学生,是很多老师终其一生都在探索的事情 。但如果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只定位于刷题、考试,在课堂上就很枯燥,线上化只会进一步凸显它的无聊程度 。
当所谓的硬核学习内容上游,与专业课程内容学习捆绑够深,就很难产生大量的适合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以及满足更细分领域学习的需求 。如果在这个产业链上,上游是如此,那么,主打课程内容的平台型公司,也很难在泛知识内容上“有所作为” 。
所以,这一领域就至今,我们鲜少看到教育圈的身影 。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当前热门的所谓“知识网红”,比如说,戴建业老师、李永乐老师、罗翔老师等本身也拥有教职,他们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而不经意间地走红,都证明泛知识内容的供给和需求端,都存在着亟待开垦和深耕的土壤 。
从工具到平台,有道词典想做学习界“小红书”并不是只有针对考试的,才叫学习 。从各大平台透露出来的数据,可以得知,知识类内容确实拥有强大的用户需求 。在以往,因为技术的限制,知识只能被文字记录在书本上,在未来,所有记录在书本上的知识,或许都会被重新演绎 。
在泛知识类内容兴起的当下,教育圈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吗?难道他们要坐等失去泛知识内容在互联网起飞的良机?如果要抓住这个机遇,他们又可以先从什么角度入局?
要知道,若以用户使用年龄考虑,学习类产品是年轻人天然会扎堆的地方,因为他们正处在时间精力最好,求知欲和好奇心最旺盛的阶段 。有道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有道词典用户量突破了9亿,其中,80%为学生用户 。
有足够大的用户规模,也有意味着有了足够的基础条件,但此前,有道词典一直定位在学习工具,而用户对于工具的使用,多数是“用完即走”,用户黏性并不乐观 。
除了学科类目的学习,应试技能的提升,兴趣圈层和视频内容,是提升用户活跃和黏性重要手段,进而实现驱动用户终生学习的目标 。
钛媒体APP了解到,平台化升级,是有道词典接下来要重点投入的事情 。
“有道词典,不仅仅是词典,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学习界的小红书 。”有道词典相关负责人告诉钛媒体APP,此次升级将为用户打造一个生产、分享、交流学习内容的平台,增强平台的社区属性 。
为了提升用户的学习体验,实现“高质量学习分享社区”目标,有道词典的升级,主要通过优化查词、收藏、搜索、内容、用户激励等功能 。
比如说,在常规搜词的基础之上,有道词典拓展了搜索边界 。当用户在搜索栏输入词汇时,不仅可以查阅出对应语言的释义,还可以搜出与之相关的优质图文/视频内容、课程、名师、论文等 。

开启平台化升级,有道词典竞逐泛知识风口

文章插图
除如上功能升级外,在平台内容上,有道词典利用年轻用户对娱乐化、视频化内容的偏好,基于WOW社区,重建了积分体系,并上线了视频红包等激励措施 。
为了带动社区的学习氛围,有道词典还引入了“都靓读书”,“画渣花小烙”,“这不科学啊”等知名KOL 。有道词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未来,会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KOL,生产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陪伴”用户的语言学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