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长逼出来吗?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 巴菲特|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长逼出来吗?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是父母的课题,父母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这个课题做好了,一个方法不行就换另外一种,家长的作用就是把马儿带到河边,但喝不喝水是马儿的课题,你不能把马儿的头按在水里去。
答案是不能。
逼出来的自律不叫自律,那叫做“他律”。
一旦外界的逼迫取消,就是坍塌的时刻。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天天给一个大象喂虾米吃,它也不可能变成一条鲸鱼。你给西瓜染成黄色,它也不可能变成一个南瓜。
因为核心和本质就不是一回事。
自律和他律也是这样的。
简.尼尔森曾在《正面管教》中提到,被严厉管教或者惩罚的孩子,会有4R反应,分别是愤恨(Resentment)、报复(Revenge)、反叛(Rebellion)和退缩(Retreat)。
很多时候,把他律当自律,要么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要么就是家长自己本身就从来没有体会过“自律”,所以只能靠假想的状态去让孩子实现自以为是的“自律”。
好了,接下来我们说说什么是自律。

巴菲特|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长逼出来吗?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文章插图
自律的基石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只有先明白这一点,对孩子自律的培养才是走上了正轨。
有些家长天天贬低自己的孩子,嘲讽自己的孩子,拿别人家的娃来打压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律的,想都别想,心理不出问题就不错了。
因为在长期的贬低、嘲讽和打压中,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这种小孩很容易处在一种毒性压力之下,他们中也会有很努力的,但这种努力是憋足了劲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他们内心很容易根据外界标准的变化而不停摇摆,很多焦虑的中年人把外界的标准加到自己身上,或者孩子身上,其实你走近他们的童年时代,都会发现他们不曾被真爱过,绝大多数焦虑的成年人小时候不被家长尊重和理解,最终就变成一个死循环。

巴菲特|孩子的自律,能靠家长逼出来吗?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样...
文章插图
其实现在流行的年轻人躺平,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时代变化的太快,优秀的人那么多,一个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自己的价值,就会产生自我放弃的想法,懒惰,拖延,暴饮暴食,抱怨社会,当然,也就谈不上任何自律了。
所以,无论你小时候经历过怎样的状态,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定要改变习惯性的对孩子自我价值的否定,改变习惯性的拿别人孩子对标自己孩子的状态。你要发自内心的认可“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有意义的事情”,并把这个观念传递给孩子。
我观察了我身边那些明显很自律的大人和小孩,即便是小学生,你也会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阳光和自信,这种自信很难用语言形容,像是一种笃定感。
我记得之前看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去一个学校里讲演,有个学生问“能不能聊一下你们每日职场工作,你如何安排时间去打电玩什么的”?
盖茨的回答是:我不常打游戏,我在工作中乐趣很多,我认为我的工作是最棒的,巴菲特认为他的工作是最棒的,我会议很多,日程都是排的满满的,我一年话两个星期远离工作,来阅读和思考未来,这是我的思考周。然后也会去旅行和拜访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