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无意义的输液正在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死亡突如其来( 三 )


国外医院有着一套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如果某位医生的输液量过高,就立刻会有人与其约谈,让该医生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医疗保险机构也会介入调查,一旦医生不能作出符合医疗原则的解释,该医生很可能面临吊销医疗执照或者其处方不能得到医保报销的窘境。正因为在这样严格的制度监管之下,医生自然会谨慎行事。
不少人推测,经济利益也是如今中国医院里输液泛滥的重要原因。这种被称为"以药养医"的问题正推动着"吊瓶林立"的现状愈演愈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又宁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医生和医疗机构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这种科学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医疗,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错误认识。"还有个别医生为了争业绩、拿回扣,只能拿患者'开刀'。杨霞医生也听病人描述过自己的就医经历:还没做血液检查,只是量了量体温,医生就直接让病人去打"三素"。这种由抗生素、激素、维生素混合在一起的静脉注射药液,她看过一位病人这样挂了一次吊瓶之后,出了一身的疹子。
在效果相当的情况下,口服药品与注射治疗相比花费不一样。一盒口服左氧氟沙星药片,价格是几元钱,可以吃3天;而同样的药品,静脉注射一天的花费超过百元,3天下来需要近400-600元,相当于口服药物的10-30倍左右或更多。
03
为什么“打针好的快”是个误区
下面两张PPT是我上《药理学》课时的PPT,介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发挥作用的影响。药物要发挥疗效,需要血中的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有效浓度”,并在有效浓度范围之上持续一段时间,低于有效浓度时,需要再次补充给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药物需要一天吃2次、或3次、或4次的原因。输液或静脉推注,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因此,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较快。口服有一个吸收的过程,药物吸收入血液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可能药效稍稍慢点。但这个时间与输液相比可能只有0.5小时至2小时的差异,大部分疾病都不需要争分夺秒。对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抗菌药,我们常常采用“负荷剂量——首剂量加倍”,让其迅速到达有效治疗浓度,因此,口服给药与打针效果是相当的。
任何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痊愈周期,不存在“输液好的快的逻辑”,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没有问题,口服药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用输液来治疗感冒发烧,不仅浪费而且有风险,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同于"大炮打蚊子",不仅浪费,而且还有隐藏的风险,可能造成意外的"伤亡"。
炎琥宁|无意义的输液正在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死亡突如其来
文章插图
炎琥宁|无意义的输液正在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死亡突如其来
文章插图
04
中药注射剂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
应该重新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在竹子妈妈提供的治疗方案中出现了“炎琥宁注射剂”,属于一种穿心莲的提取物,说明书写的作用是:杀灭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的其他病毒。这个药物是否真的具有如此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存在质疑,炎琥宁是否开展了严格的临床对照实验有待询证。
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规定首次进入医保目录。2019年,中药注射剂再次被“点名”。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对中药注射剂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不仅将限制的品种扩大到了45个,还将部分种类直接剔除,且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才能使用,同时规定只能用在重症或特定病种上。中药注射剂再次因其安全性被推上舆论风波,曾有媒体人抨击中药注射液:“中医不认,西医也不认,一年销售额有1000亿的‘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