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孩子小的时候 , “不抢来”的玩具好像都不香似的 , 如果孩子的东西被抢 , 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你是姐姐 , 要让着客人”
记得我家糖果2岁半的时候 , 有一天同事领着同龄小朋友过来做客 , 本来两个孩子在客厅的毯子上玩得挺好 , 结果因为一件玩具起了争执 。
小客人和小糖果都说这件玩具是自己的 , 女儿急得快哭了 。 同事赶忙过来劝架 , “这是姐姐的 , 快还给她!”人家受邀来我家玩 , 听到同事这么说 , 我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 我厉声对糖果说:“你是姐姐 , 要让着他 。 ”
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文章图片
小糖果委屈巴巴地将玩具递给了小伙伴 , 谁知这小家伙变本加厉 , 一会儿工夫就把所有的玩具都据为己有 , 我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 为了自己的面子 , 忽略了女儿感受 , 武断地让女儿学会谦让 , 她长大后会不会变成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呢?而对于那些习惯于“巧取豪夺”的孩子来说 , 也未必是件好事 , 一时占便宜、没规矩 , 长大后再想矫正就来不及了 。
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文章图片
之前金星在节目中分享了一位网友的真实经历 , 发人深省 。 等地铁的小美 , 因为拒绝给陌生男孩鸡排吃 , 不但被宝妈言辞侮辱“不是个好东西” , 还险些被男孩推到站台下 , 酿成大祸 。 对于孩子来说 , 他们很小的时候尚且不能区分你我 , 但家长要懂得“界限感” , 教好孩子 。 分析:谦让、分享、被剥夺 , 这几个概念别混淆了
谦让是一种美德 , “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 , 但它有个前提条件 , 那就是自愿 , 且所有权为自己所有 。 不能说孩子在“谦让”过后 , 所有权就易主了 , 这是私有权利“被剥夺” ,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 如果一直让孩子忍气吞声 , 孩子也会感到很迷茫 。 谦让是传统美德 , 但我也有不谦让的权利!
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文章图片
再来说说“分享” , 心理学研究发现 , 差不多在孩子2岁大的时候 , 就会进入物权意识敏感期 , 口头禅往往是“这是我的” , 这是孩子物权意识发展的正常表现 。 自私是孩子的一种天性 , 不要被家长偏激地理解为“小气” , 4岁以前的孩子 , 任由他们“自私”天性的发展 , 4岁后再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 是比较合适的 。
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文章图片
分享的前提 , 一是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物权意识 , 知晓借、还、偷的大体涵义 , 更加懂得分享的真谛;二是孩子要从分享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 而非强迫 。 告诉孩子 , 不谦让是权利 , 也要学会面对“拒绝”
不懂得拒绝的孩子 , 很容易养成“讨好型人格” , 宁可委屈自己 , 也要迎合别人 , 生怕惹别人一点不高兴 。 当孩子的东西被抢后 , 父母要告诉孩子这几点——①你有支配自己东西的权利 , 给与不给都可以 , 给别人玩具是一种谦让 , 不给也无可厚非 。 ②自己的东西保护好 , 别人的东西我也不要 , 在这件事情上不能双标 。 别人同样有拒绝你的权利 , 不能因此恼火 , 保持平常心 , 尊重都是相互的 。
孩子东西被抢,一定要让他抢回来,否则孩子一辈子不会为自己争取
文章图片
③面对强者的“抢夺” , 如果自己力量足够 , 可以抢回来;如果力量不足以支撑“野心” , 要及时向父母、老师等寻求帮助 , 不能助长他人的嚣张气焰 , 许多校园被霸凌者 , 都是从一件小事“忍让”开始的 。 ④学会和小伙伴进行分享、轮换、交换等多种方式 , 而不是抢来抢去 , 能够合作共赢的孩子 , 眼前是赢得玩具 , 长大后很可能是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