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猪的家庭|李玫瑾: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嗨猪的家庭|李玫瑾: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文章图片
嗨猪的家庭|李玫瑾: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文章图片
嗨猪的家庭|李玫瑾: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文章图片
嗨猪的家庭|李玫瑾: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文章图片


图片

曾看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节目 , 李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 她谈到:

经常遇到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 , 找我们咨询 。 (我们就会)看这个人什么表现 。
他如果说:哎呀 , 这个事儿吧 , 我觉得我也有点不对 , 但是当时我觉得他那反应有点过当 。
他的描述中 , 你、我、他都用的话 , 这个人就是比较正常 。
他如果上来就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我怎么样 , 他的整个(描述)过程全是「我」 , 你就知道这个人他整个没有反思 。
这样的人 , 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李教授的说法 , 也许相对绝对了一些 , 但是不可否认 , 生活中的表达方式 , 的确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 。


图片


一个凡事都以「我」为中心 , 不懂得换位思考和对事件进行反思的孩子 , 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 。
他可能会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被同学、同事、领导疏远 , 自己也可能陷入纠结、困惑之中 , 人生很难得到平和的幸福 。
而换位思考和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 , 都很难速成 , 非要父母在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才行 。
今天想专门跟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 , 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和培养换位思考能力的技巧 , 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1
遇到孩子出现问题
多描述 , 少说「你」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妈妈的反思 , 她说自己打开冰箱拿水果 , 手一滑 , 一盒桂圆掉了下来 , 散了一地 。
女儿看见了 , 急忙跑过来帮她捡 , 有几个滚到冰箱底下了 , 女儿就拿起扫把 , 趴在地上帮忙把桂圆拿出来 , 然后抬起头冲她甜甜的一笑 。
这位妈妈说 , 那一刻 , 她真的很想跟女儿说一句对不起 。
因为她试想 , 如果是女儿她把水果散了一地 , 自己绝对会骂她 。
应该会有点生气的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 东西都拿不住 , 你自己捡起来吧!


图片


这位妈妈还感慨道:女儿犯错 , 我总是第一时间出来指责甚至大声吼她 , 我想她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我犯错的时候 , 女儿只是跟我站在一起 , 共同改正!

其实这位妈妈之前对待女儿犯错的态度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到 。
这种指责性的批评 , 往往把重点放在了「你」身上——你不小心、你太笨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真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