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5个时刻

我们已经明白该如何说“不” , 语气既不能犹疑也不能专横 。 一旦孩子看到我们言出必行 , 他们就会建立起条件反射 。 行动要想有效果 , 那就不能是惩罚性的、专横的 , 必须是坚定而连贯的 。
01
我们都不喜欢听别人说“不” 。 原因之一是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不”包含着来自过去的威胁性信息 , 它唤起的记忆或许是严苛的父母或无助的童年 。
纵然我们已经成年 , 但当我们听到“不”的时候 , 依旧想像个两岁的孩子一样闹闹情绪、踢腾两脚 , 或者干脆躺到地上大哭大闹直至脸色发青 。
当然 , 我们知道自己不能这样 , 于是会采取一些比较斯文的办法 , 比如发发牢骚、生生闷气、传传谣言 。 我们还会捶打枕头或是在自己的车里诅咒 。 不论我们处在什么年纪 , “不”听起来依然刺耳 。
然而 , 我们每天都会无数次地对孩子说出这个字 , 也不管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
当我们偏执而不肯通融的时候 , 就会毫无禁忌地说出“不”字 。 孩子或者充耳不闻 , 或者更糟——干脆直接造反 。
如果我们对“不”字无法运用自如 , 那么不管说多少次 , 孩子依然不会听从我们 。 只有当我们全心期待被倾听的时候 , 孩子才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 。 这意味着 , 我们必须期待尊重与尊严;当然 , 我们的底线也不容逾越 。
换句话说 , 正如孩子需要舒舒服服地听取“不”字 , 身为父母的我们也要从容安详地把“不”字说出口 。 如果我们不能从容地对待“不”字 , 那么等孩子到了青春期 , 就很有可能变得目中无人、放荡不羁 。
然而 , 如何说“不” , 在什么情境下说“不” , 都是很关键的 。 我们能否富有觉悟地说“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真实的反馈 , 而不是借机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我们保持觉醒的状态 , 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不” , 既不会感到傀疚 , 也不会优柔寡断 。
有时候 , 我们不能有效地说“不” , 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没有权利这么说 , 因为在很久以前 , 父母剥夺了我们追求自尊的权利 。 自尊是尊重他人的前提 。 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 , 那么不论孩子还是他人都不会尊重我们 。
如果我们在说“不”的时候 , 不清楚自己为何如此反应 , 孩子就会反过来操纵我们 。 关键在于 , 我们要明确自己为何那样说 , 做到言行如一、表里一致 。
当孩子的自负感作祟时 , 他们需要真诚的鼓励以回到当下 。 在这种时候 ,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存在投射给孩子 。 有时 , 我们需要毫不含糊地施加自己的意志 。
但是 , 这完全不同于那种做法:不顾孩子的需求 , 毫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事方法强加给他们 。
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5个时刻
文章图片
02
苏珊是个单亲母亲 , 她对青春期的女儿玛丽安失去了控制 。 玛丽安年幼时是个小天使 , 母女俩相处得非常融洽 。
但是 , 当玛丽安开始张扬自已的个性时 , 苏珊却不知道如何应对女儿越来越强的独立性 , 也不知道如何积极回应女儿对于自主与赋权的需求 。 于是 , 玛丽安对独立自主的强烈渴求压过了苏珊的价值感 。
苏珊同女儿的斗争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 。 她的母亲苛刻、粗暴 , 不仅常常贬低她 , 甚至还让她觉得自己是个有缺陷的人 。 结果 , 苏珊伴随着心理阴影长大成人 , 总是无法摆脱一系列的虐待关系 , 找不到尊重她的伴侣 。 不仅如此 , 她还一直在同肥胖与背痛作着斗争 。
苏珊的自尊意识很弱 , 从来不在女儿面前争取尊严 。 她对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也不坚定 , 甚至不给孩子设定任何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