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拒绝别人怎么办?老师的三句话,让TA勇敢说“不”( 三 )


诀窍2:
在不同情境引导孩子同理他人感受
我的蜜糖 , 也许是别人眼里的苦茶 , 理性地接受拒绝需要同理心 。 有的孩子不是没有朋友一起玩 , 却总是找不到特别要好的朋友 。 问题可能在于孩子对生活情境和他人情绪的洞察力还不够成熟 。
换句话说 , 孩子还不太能掌握所谓“察言观色”的能力 , 此项能力让双方都省去耗费唇舌和时间 , 是社交技巧里不能不懂的人际润滑剂 。 毕竟 , 不管是拒绝别人或是被拒绝都称不上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 。
孩子只满心欢喜地“想要” , 至于要学会去顾及到别人的意愿并予以尊重 , 则有赖家长和老师在不同情境引导孩子去同理他人的感受 。
举例来说 , 有一天孩子们在花园里骑波比车 , 班上4岁的玛丽突然在围墙上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瓢虫 ,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腹轻轻将它取起 , 兴奋地靠到我身边说:“凯特你看!是瓢虫!”
几个孩子也跟着过来围观 , 这时候平时常和玛丽玩在一块的莎拉却躲在我的身后 。 玛丽见状 , 便走近想与莎拉分享她的“猎物” , 就那一瞬间 , 莎拉拉高分贝尖叫大哭说:“不要!我不要!”玛丽似乎完全不能明白莎拉的尖叫是为哪桩 , “是瓢虫喔!”她强调 , “很小一只 。 ”然后手指突然就要伸到莎拉眼前 , 硬要她看 。
我立刻制止玛丽的举动 , 因为莎拉当下的情绪并没有办法好好自己处理 , 我告诉玛丽:“你听到莎拉说不要了吗?她很害怕昆虫 , 记不记得上次有苍蝇飞进教室 , 然后莎拉在哭 , 一直到凯莎老师把苍蝇赶出去为止?
玛丽点点头 , 补充说:“但我觉得瓢虫很可爱 。 ”我告诉她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样的事情 , 我反问她:“前几天我们在院子里玩水(充气小泳池) ,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 但你是不是说你不想玩?如果有人硬把你拖进泳池里 , 你开心吗?”
玛丽是个聪明的小女孩 , 她摇摇头 , 我知道她听懂了 , 尽管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 但德国幼儿园里不强调一致的团体活动 , 的确使孩子对于个体性情差异的理解有着不小的帮助 。
他们从日常活动的选择中 , 会比较容易理解不是每个人喜欢的事物都一模一样 , 当大人不强硬事事逼着顺从 , 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后 , 他在同理他人情绪方面的能力也会跟着提升 。
除此之外 , 日常生活中 , 当孩子觉察他人情绪并做出反应时 , 应给予口头肯定 。 孩子告诉我们“提欧多在哭” , 同时轻轻摩挲正在哭泣的孩子试图安抚时 , 我们除了正面响应 , 可进一步点出可能的解决方法:“提欧多刚刚跌倒在哭 , 你会帮忙安慰他 , 你做得很好 , 也许冰敷袋(IcePack)会让他好一点 , 你可以帮我去厨房向米拉老师拿吗?”
家长引导孩子不只觉察情绪 , 也进一步参与协助 , 会让孩子体会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真谛 。 欢迎大家把这篇好文转给家有不敢表达的孩子 , 帮助孩子更懂得留意他人感受并做出适当的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