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孩子仿说特别好,就是不主动交流,怎么办?”

“老师 , 我孩子上好几周言语课了 , 仿说是出来了 , 可是一直没有主动性语言 , 怎么办?”
“老师 , 我孩子干预几个月了 , 行为什么的都还好 , 就是不张嘴 , 是不是嘴和嗓子有问题啊?”
“老师 , 我孩子就喜欢看宝宝巴士 , 他也常常跟着模仿 , 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利用电子产品帮孩子发展语言?”
“老师......”
相信每个家长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瓶颈期:孩子没有主动表达!
这样的情况总会让家长产生各种各样的怀疑 , 不得不一边纠结要不要停下 , 一边又不甘心的尝试 。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 , 仿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 , 而一直卡在这个阶段 , 孩子只会一味仿说 , 也会成为让很多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 , 怎样才能顺利将仿说转变为真正的功能性语言呢?
“老师,孩子仿说特别好,就是不主动交流,怎么办?”
文章图片
如何强化主动性语言的出现?
首先 , 认知理解和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
很多自闭儿都经过或长或短的仿说阶段 , 这其实是为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发展打基础的时候 , 也是孩子口语学习的最初级步骤 。 利用孩子的仿说能力来训练主动表达是很好的一种辅助方式 , 在孩子理解的语汇基础上教学仿说才是最有效的 。 孩子持续仿说的根本原因在于认知能力没有跟上 , 也就是没明白你的话的意思 , 当TA能力上来的时候 , 仿说的情形自然就减少了 。
其次 , 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 , 才有可能出现主动语言 。
从很多数据中可以知道 , 满两岁的宝宝可以听懂200个语词 , 大概有些孩子可以说50个语词 , 所以从这看出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开始从听懂语言再到可以有意义的说话 。 一般而言 , 当孩子开始有意义的说话 , 当想表达或者表达需求的时候会对爸爸妈妈会说有实质的爸爸妈妈 , 这就我们说的语汇期 。
最后 , 我们父母还要创造需求情境 , 增加孩子提要求的机会与动机 。
利用孩子的需求动机创造需求情境 。 比如:把强化物放在孩子能看见但够不着的高处、放在孩子打不开的透明盒子里、带锁的抽屉里等 , 孩子想要又没办法得到必定会产生沟通动机 , 此时要求他用语言提要求 。
比如把孩子喜欢的汽车玩具放进盒子里 , 然后打开盒盖 , 问孩子“这是什么?”然后辅助TA说“汽车” , 并把汽车递给孩子 。 逐渐让孩子把“这是什么”和汽车联系起来 。 然后 , 再在盒子里加入一样“中性物” , 不一定是孩子喜欢吃的或是玩的 , 可以对TA来说无所谓的东西 , 比如纸巾 。 然后家长问孩子“这是什么”然后辅助说“纸巾”再递给孩子 。 如此反复训练的目的是告诉孩子 , 碰到不知道名称的东西可以问“这是什么” , 从而促进TA主动发问的动机 。
说到底 , 不论我们的孩子目前的语言能力如何 , 想提高孩子的主动语言 , 父母就得多和孩子说话 。 要想孩子提高快 , 父母就不能懒 , 嘴得勤说、勤教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边玩一边说 , 或是多给孩子进行看图说话——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词汇量的积累 , 更是让孩子明白了语言的逻辑关系 。 当孩子的语感提高了 , 自然会有主动说话的能力和意愿 。
“老师,孩子仿说特别好,就是不主动交流,怎么办?”
文章图片
如何让孩子主动提要求?
·首先 , 家长们要在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可以主动提要求的机会(创造动机) 。 比如说 , 将孩子平时喜欢玩的玩具藏起来 , 鼓励孩子对玩具或玩具的位置提要求 , 如:“妈妈 , 我的玩具去哪里了?”;或把孩子喜欢读的书从书架下面的一层放到较高的第三层上 , 鼓励孩子对书或大人的动作提要求 , “妈妈 , 帮我拿一下我的书 。 ” , 也可以把孩子喜欢吃的零食从茶几挪到厨房的橱柜里 , 鼓励孩子对零食、零食的位置或大人的动作提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