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为什么不肯“分享”?从“三山实验”解读孩子的“自私”行为( 二 )


(5)逐步开展对心理自我的认识
自我控制发展到新阶段 , 学会控制自己情绪 , 改变不良习惯以及延迟满足等 。
小孩为什么不肯“分享”?从“三山实验”解读孩子的“自私”行为
文章图片
然而 , 对于焦急的父母来说 , 他们是很难预测到孩子4至5岁时的模样 。 看到此时自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 , 父母会认为孩子未来也不懂得分享 。 抱着这样的心态 , 父母可能会对孩子表现地过于严苛 。
这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不好的影响:
疏离父母 , 与父母产生隔阂
当孩子处于"自我中心"的时候 , 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分享的意识 。 对于孩子来说 , 分享只是一个词语 , 只是一个一直被父母挂在嘴边的词语罢了 , 孩子根本就不明白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
若是父母不知道孩子不懂 , 而是一味地让孩子去"分享" , 孩子自然是不乐意的 。 孩子会觉得 , 父母要抢走自己的东西 , 所以 , 孩子多会表现出一副不乐意的模样 。
而父母看到孩子这幅样子 , 反而会更加坚持让孩子去分享 。 结果 , 父母的强迫只会让孩子与父母越来越远 。
人际交往障碍 , 不能够突破固有的认知
孩子不愿意分享时 , 另外一个没有被分享的孩子就会对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产
生负面的心理 。 小孩子很单纯 , 他可能就仅仅由于对方一个不肯分享的行为 , 就不再与对方玩耍 。
孩子认为 , 自己只是不愿意让别人抢走自己的东西罢了 , 为什么父母要指责自己 , 为什么别的小伙伴会远离自己 。 孩子觉得自己本身并没有错误 , 但是外界似乎在告诉孩子 , "你就是错了" 。
带着这样的不解和矛盾心理 , 孩子极有可能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 也会封闭自己的内心 , 忽视外界的讯息和变化 。 这样 , 孩子就很难打破自身的固有阶层 。
小孩为什么不肯“分享”?从“三山实验”解读孩子的“自私”行为
文章图片
谨记"三山实验" , 打破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
孩子2至3岁时 , 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 。 当孩子是4至5岁的年龄时 , 由于孩子已经慢慢地开始了心理认知过程 , 开始拥有内心活动 。 此时 , 父母要抓住机会 , 除去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 。
那么 , 父母应该如何除去孩子的"自我中心理论"呢?这里有三个建议:
了解"分享"的含义:分享是有选择性的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 , 首先父母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分享 。 也许父母有给孩子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 这个故事仅仅只是一个启蒙 , 更关键的还是要让明白什么是"分享" 。
中国父母认为 , 分享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 。 这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我必须要把我喜爱的东西割舍给别人 , 否则就不算是分享 。
但在美国人的观念里 , 分享却有另外一种含义:给你我的一部分 , 而不是全部 。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 , 分享是有选择性的 。
鼓励孩子去分享 , 而不是强迫孩子去分享
虽然孩子到了4至5岁 , 但是孩子还是可能会出现不愿意分享的情况 。 这时 , 父母千万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 。 父母越是强迫 , 孩子可能越和父母反着来 。
父母可以换一种方式 , 不是要求孩子去分享 , 而是鼓励孩子去分享 。 父母要告诉孩子分享的好处 , 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去分享 。 当孩子能够从分享中得到利益时 , 孩子就可以选择去分享 。
这个利益包括孩子在分享时内心的快乐 , 以及更加长远的利益相关 , 比如能够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 能够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 能够表现出自己大方的一面 。
小孩为什么不肯“分享”?从“三山实验”解读孩子的“自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