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每日辟谣|用蔬菜水冲奶粉防“上火”?吃维生素软糖补维生素?都是误区

用蔬菜水给婴儿冲奶粉、吃维生素软糖给孩子补维生素、“零添加”“纯天然”食品更健康、“健康零食”可让孩子随便吃、喝鲜榨果汁比吃水果营养高、羊奶驼奶等小众奶比牛奶更有营养……
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新年伊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等营养专家为父母们纠正一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误区,希望借此引导妈妈们以科学态度看待传统饮食观念和新兴营养科学,做个懂营养知识、能科学养生的“家庭营养师”。
营养误区1:用蔬菜水冲奶粉,预防宝宝“上火”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曾给婴儿喂过煮菜水或用煮菜水冲奶粉,误以为这样可预防宝宝“上火”。近日,一则“用蔬菜水冲奶致婴儿中毒”的新闻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一个月内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了两名新生儿,都是因为家长用熬煮的蔬菜水为婴儿冲奶粉导致婴儿全身青紫、缺氧。经诊断这是因亚硝酸盐中毒而发生“蓝婴综合征”,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儿器官缺氧受损、智力低下、运动障碍等。
专家释疑:马冠生指出,蔬菜如菠菜、苋菜、甜菜根、白萝卜、生菜等往往含有较多硝酸盐,这些蔬菜制熟后放置时间过久或腌制后,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其中的硝酸盐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摄入过多易出现亚硝酸盐中毒。成年人如果吃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反应,但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消化系统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系统尚不成熟,对亚硝酸盐最为敏感,容易发生“蓝婴综合征”。因此不要用蔬菜水给婴儿冲奶粉。
专家提醒,如果用蔬菜给婴儿制作辅食,一定要现吃现做,避免过量亚硝酸盐使婴儿中毒。奶粉冲泡后室温保存不要超过2小时,已喝过的奶室温放置不超过1小时,如果在夏天更要随冲随喝。
营养误区2:吃维生素软糖,可给孩子补维生素
大多数妈妈都给孩子补过各种维生素,而维生素软糖凭借软软的口感和甜甜的滋味受到孩子们喜爱,不少妈妈于是将维生素软糖作为给孩子补充维生素的捷径。但美国一项针对美国和加拿大销售的50种流行复合维生素产品(包括5种维生素软糖)的质量测试发现,80%的维生素软糖不符合膳食补充剂相关标准,一些维生素产品中所含营养素与标签上注明的情况相差太远。如12种复合维生素所含营养素比标签上所列营养素少24%,5种维生素软糖中有4种维生素A严重超标。
专家释疑:维生素软糖并不是补充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由于其不属于食药监管部门的管理范围,生产商可能会减少软糖中的维生素含量,还添加了糖、食用色素、果糖玉米糖浆及防腐剂等,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孩子肥胖、龋齿、维生素A中毒等风险。
马冠生教授认为,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完全可通过膳食摄取充足维生素,不用额外补充。比如通过动物肝脏、鱼肝油、鱼籽、胡萝卜、西蓝花、菠菜、红心红薯获取维生素A,通过晒太阳获取维生素D,通过谷类、豆类、果仁等获取维生素E,通过动物肝脏、蛋黄、肉类、奶类、豆类和粗加工的粮谷类获取B族维生素,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获取维生素C等。如果确认孩子缺乏某种维生素,应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维生素,而不要盲目给孩子吃维生素软糖。
营养误区3:吃“零添加”“纯天然”食品更健康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零添加”“不添加”“纯天然”食品更受家长们青睐,似乎“零添加”食品更安全、更有益健康,事实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