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给孩子春捂牢记“两暖一冻”,别捂上火
春捂秋冻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 , 由《内经》中“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演变而来 。
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提到:
春天“天气寒暖不一 , 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 , 遇暖易之 , 一重减一重 , 不可暴去” , 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 , 以渐加厚 , 不得一顿便多 , 唯无寒而已” 。
可见春捂秋冻是自古到今的一种养生方法 , 更有不少人说到“春捂秋冻 , 百病难碰” 。 但事实上 , 给孩子春捂却有不少门道的原则 , 做到才能达到正面效果 。
文章图片
孩子春捂牢记“两暖一冻”
两暖
“两暖”是指孩子的肚子和手脚 , 春天无论有多暖和 , 都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肚子 , 防止着凉后引起孩子腹泻 。
另外 , 孩子的手脚也要保护好 , 特别是脚部 , 有些家里比较暖和 , 孩子在家基本就是赤脚状态走路 , 这很容易引起足部着凉 , 同样会引起孩子腹泻等不适 。
文章图片
一冻
一冻是指孩子的头部 , 头部是人体主要的散热部位 , 到了春天千万别再给孩子捂得太严实 , 因为捂太多容易引起出汗 , 还可能阻碍散热 。
孩子头部的保暖 , 可以从以往的厚帽子改为轻薄帽子 , 也可以逐渐将耳罩以及围巾等物件去掉 。
文章图片
孩子“春捂”要注意六大原则
原则一: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春捂并不是指整个春天都一直捂着 , 而是依据天气来判断是否合适 。 当气温到达15℃时 , 则可认为是捂还是不捂的临界点 , 当气温超出15℃时 , 就可以减少捂了 。
原则二:日夜温差大于8℃才是捂的信号
除了单独看某一刻的气温外 , 春天的温差也比较大 , 毕竟春天的气温变化就像女人的脸一样 , 说变就变 。 父母应该随着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 ,
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
文章图片
原则三: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民间还流传“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 , 三月还有梨花雪” 。 这 , 指的就是倒春寒 。
倒是春寒 , 相信大家都知道并感受过 。 许多孩子的疾病也在倒春寒期间产生 ,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等 。 因此 , 家长要知道 , 给孩子捂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倒春寒到来之前 。 至于如何预测倒春寒何时到来 , 就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了 。
原则四:持续捂7-14天恰到好处
给孩子春天捂捂多久?总不能捂一个月吧 。 随着气温上升 , 捂的衣服总会慢慢脱下来 。 一般当气温回冷时 , 就得给孩子加衣服御寒 , 当气温回升后 , 再给孩子捂7天左右 , 这样可以保证体弱的孩子能适应温差变化 。
文章图片
原则五:“春捂”强调看孩子的体质
春天是否给孩子捂 , 最终要综合判断 , 强调根据自家孩子的体质来选择 。 有的孩子怕冷也怕热 , 有一些寒性体质的孩子一直怕冷 。
中医认为
春季阳渐升 , 阴渐藏 , 对于寒性体质的孩子来说 , 如果脱衣服太快 , 稍不注意就会适应不了 ,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多捂几天
。 而对一些火性体质的孩子来说 , 则要少捂几天 , 否则容易捂出火来 。
原则六:春捂要一件一件地脱
- “妈妈,饭里面有虫子”,两位宝妈的不同回应,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 “妈妈,别人不跟我玩”,你的回应,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 女儿说“我眼看不清了”,妈妈2个字回应:明明父母病了,却让孩
- 衡山县人民医院|暴风雪中接力护送60公里,衡山县受助孕妇顺产“虎娃”
- 孩子懂不懂事,全在家长!别把孩子的“根”教坏了
- 石中英|教育学家石中英:“唯分数论”大大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
- 家长|小学阶段“学前班”将被取消?官方已经回应,小学老师不太高兴
- 羊水栓塞|25岁孕妇羊水栓塞死亡,“产科死神”有多可怕
- 作息表|“你作业做了吗?”这句口头禅改了之后,我发现孩子变得……
- 三不管|如何养出自律、独立的孩子?父母要牢记“两不惯三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