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没有孩子生下来就是“坏种” , 熊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 父母的忽视和不及时管教 , 就是罪魁祸首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当然 , “熊家长”只是少数 , 大部分家长还是通情达理、明辨是非的 ,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教育典范 。
熊孩子在11楼向下抛物 , 父母的惩罚教育很给力
陕西一位小女孩成为了“高空抛物”的当事人 ,
她家住在11楼 , 当天从窗口往下扔了她眼中的两个“垃圾” 。
这样的高度 , 即便是扔一个小皮球 , 落地后的重力也会给路过的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
尽管女孩还算幸运 , 楼下无人被误伤 , 但此种行为的隐患不可被忽视 。
女孩父母知道这件事后很是重视 , 没有找理由 , 也没有包庇孩子 ,
主动将女儿叫到客厅进行惩罚教育 。
被竹板用力打了手心
, 对于小朋友来说 , 这种手心上的疼痛还是会被铭记一段时间的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对父母并不仅仅只是在暴力管教 , 在打女儿的同时也郑重强调高空抛物的危险性 , 一个不慎 , 可能会害死像她一样活生生的人 。
爸爸批评教育一番后 , 为了让孩子能彻底长记性 , 妈妈又给女儿找到一组视频 , 以加深其理解 。
视频中一名成年人因为高空抛物被警察抓走 , 很显然 , 看到视频的女孩感到害怕了 。
看到有效果后妈妈乘胜追击 , 告诉女儿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 都不能从楼上向下扔东西 ,
并引导孩子说出“扔进垃圾桶”的深刻认识 。
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 , 现在社会上就没如此多的“熊孩子”了 。
一起来看看那些“神仙家长”
没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 但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教育 ,
小错终会变成大祸 ,
所以更需要父母为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 。
2020年 , 某高档小区两个男孩掰下数十辆汽车车标 , 其中还有已经停产的经典款 , 保守估计14辆车标维修的费用在15万以上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虽然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 但两个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包庇孩子 , 不仅主动承诺会赔偿 , 还让孩子道了歉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同样 , 在电梯里小便的男孩把电梯弄得全是异味 , 母亲知道后给全小区的邻居道了歉 ,
还罚儿子清扫一个月的电梯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或许孩子们还无法完全理解惩罚的意义 , 但从小事上就得到了正确的教育 , 反而是件好事 。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已不再适用 , 孩子也需要从错误中成长 , 引导才是最主要的 。 但若孩子犯的是大错 , 适当的惩罚可能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和工具 。
教育典范分享:若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就没如此多熊孩子了
文章图片
必要时 , 打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效果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 , 打孩子不等于打骂教育 , 更要跟家暴区分开 , 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长记性 ,
尤其是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
, 皮肉之苦能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记忆 。
不过 , 孩子也不是随便打的 , 下面这几点注意事项要谨记 。
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教育 , 而不是泄愤
很多父母打孩子依旧不见效就是因为忘记了初衷 , 不要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 , 更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挨打、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 这样的惩罚才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