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不平静!节后A股怎么走?六大基金经理解盘来了!( 六 )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我们清晰地看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正处于实实在在的持续推进中,尽管GDP增速依然处于逐级下台阶的过程中,但经济增长质量是在稳步提高的 。未来经济的增长将更多以“继续深化改革”和“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关键在于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
我们认为,在经济转型阶段将会产生很多结构性的机会,会有新的需求、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创新产生,成长的逻辑正在从粗放的数量增长向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型驱动转变 。经济转型必然会成就好的赛道,孕育出好的公司 。我们长期仍将坚守“有安全边际的成长股”投资逻辑 。
展望四季度,因为疫情的影响在边际下降,经济复苏持续推进,至少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同时人民币升值趋势得以初步建立,我们在格局上不悲观 。但我们也注意到复苏斜率不高、地产预期弱、欧洲疫情压制外需,分子端预期尚不够强,受外部风险事件频繁、疫苗进度不确定以及资金面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率预计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
在经济复苏确定性逐渐显现的大背景下,未来流动性定价逻辑将转向基本面定价,成长股估值显著提升的阶段基本告一段落,我们在投资配置上将维持均衡化配置,内需“内循环”标的逻辑上会占优,“调整出性价比”的核心资产和产业格局较好的顺周期标的是我们主要关注的方向 。
(本文作者陈启明为华富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
精细化选股将成创造收益的主要来源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分析部副总经理 王晓宁
年初以来,全球各经济体普遍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 。国情不同,应对态度不同,是否尊重科学的方式,最终在抗疫结果上产生了巨大差异 。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成效变成各国能否迅速恢复经济的先决条件 。
截至三季度末,国内的疫情基本解除,零星的新发病例被迅速控制和扑灭,表明体系的应对能力持续有效 。政府的工作重心也从防疫转移到了经济恢复上,社会活力迅速回升 。
同时,作为全球流动性提供者,美联储推出了历史级别的货币宽松计划,全球流动性极度充裕,风险资产价格快速回升 。国内经济由一季度的冻结转向快速复苏,叠加流动性推升,组成了对股市最为有利的宏观背景 。A股市场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长期确定性最高的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的涨幅领先 。行业龙头公司效应更加强化,市场愿意给与长期确定性以更高的估值溢价 。
经济复苏线索:绿色能源+线上消费+科技自立
疫情终会过去,或者是被疫苗消灭,或者是社会找到与病毒共存的方式 。各国决策者已将关注点聚焦在经济恢复的路线图上,中国新基建和欧洲绿色复苏,基本代表了政府引导投资的共识 。
从中美欧的路线图看,中国放弃了“地产+基建”为导向的传统刺激方式,转而投资于技术创新和智能服务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比如半导体、5G、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效电网、数据中心、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方向,是聚焦于未来需求的探索性投入 。
美国的关注点是救助失业和企业脱困,国会两党还在为是否“重启经济”争论,聚焦于解决当下问题 。欧洲的7年复苏计划,则聚焦于绿色发展和数字转型,与国内新基建的初衷一致 。
从路线图看,绿色发展和数字化是主流国家的共识 。前瞻性的财政计划,如果与现实需求相吻合,就会产生出巨大的生产力 。具体来看:
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就是“平价” 。无论是风光发电(已经在2020年跨过了平价的成本线),还是电动汽车(在未来3年内将跨过平价成本线),更清洁的品牌人设+更酷的性能设计+低廉的价格,没有消费者可以拒绝这样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