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拿什么留住年轻人?( 三 )


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 与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在拥抱线上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何大勇表示:“这些转变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 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涟漪效应’ 。”
行动迅速的互联网巨头们已经扎堆布局 。除了美团、饿了么这两张老面孔 , 流量新贵抖音、快手也加入战局 , 就连已经出售了外卖和本地生服务平台业务的百度也想杀个“回马枪” 。
而提前完成布局的美团已经一骑绝尘 , 坐拥4.5亿用户、620万活跃商家、近400万骑手 , 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已经形成了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Trustdata数据显示 , 今年一季度 , 美团外卖平台交易额以67.3%的占比稳居行业第一名 , 而饿了么的占比仅为26.9% 。
阿里也意识到 , 只依靠饿了么、口碑 , 已经难以和在本地生活深耕多年的美团抗衡 , 开始拉来整个生态成员跟美团“打群架”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
2019年6月 , 当接受采访时被问及“饿了么美团之间的决胜点会在哪里” , 饿了么CEO王磊明确表示 , “分存量没有意义 , 阿里要做的是赢增量” 。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 饿了么试图通过拓展业务边界挖掘增量 。王磊表示 , 饿了么“入淘” , 因规模、系统原因 , 历时时间有点长 。在饿了么融入经济体、打通集团内部各种资源基础之后 , 目前融合红利开始慢慢释放 。
但小明表示 , 从目前的流量上 , 并没有看到太多所谓生态协同效应 。现在饿了么的订单中 , 只有30%-40%是来自于支付宝的导流 。而在这一点上 , 作为一个中心化平台的美团App优势更加明显 , 所有本地生活服务的流量都汇集在一起无法分割 。
阿里想以多端多出口的形式 , 形成组合流量的最大化 。小明认为 , 这个策略能不能实现还要看具体的制度安排 。“主要是看能不能落实到考核上 , 就是把给饿了么引流的数量变为一项考核标准 。”
“如果能够互相导流 , 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 情况就不一样了 。”
结语
成立12年的饿了么已经不再年轻 , 它承载着阿里下一个20年的“野心” 。
深基础、大体量、强生态 , 是阿里经济体的优势基因 , 但并不是生态中的所有物种都要复制淘宝的发展路径 。其实用户的核心需求可能只是想点个餐、打个卡、扫个码 。
饿了么应该适当做减法 , 把精力放在用户真正关心的优惠和体验上 。
就像6支宣传片中展现的:要颜值高的小哥哥来送 , 有感情地念祝寿贺词 , 在外卖单上画笑脸 , 给偷吃夜宵的用户送餐时不按门铃、以击掌为号……
致谢
因篇幅限制未能将所有内容附上 , 但感谢多位专业人士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及丰富案例 , 特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电商天使投资人、电商行业分析师李成东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 , 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何大勇 , 饿了么内部人士小明 , 饿了么资深用户小天、小刘等 。
参考资料:
1、《饿了么“红包改版”被骂 到底在搞啥“幺蛾子”?》 , 运营研究社
2、《2020本地生活行业报告》 , 中国饭店协会、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