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会议的未来战事

或许正如当年Google搜索退出中国后,中国搜索市场曾一度迎来激烈的角逐,Zoom安全事件及在中国的大撤退,也加速了中国云视频会议的本土化替代大潮 。
在此之前,硬件视频会议的市场空间一度遭遇天花板,昂贵、复杂的会议系统让人诟病,云视频会议因其便捷性、低成本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
而过去半年多,云视频会议市场迎来一场极速狂奔,用户对相关产品的使用体验被提升至了新高度 。直到现在,各地疫情管控也仍为完全松绑,继续加固着从企业到个人在线化的作业模式 。
然而,复制一个线下的会议场景到线上容易,复制线下会议中应有的氛围和效率却难 。视频会议更加注重多方实时音视频的交互,这也让很多用户对会议中开视频有所疑虑,选择不开摄像头、尽量不做回应,而即便打开摄像头,却又因终端设备固有的设计,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眼神的交流与情绪的共情 。
而当下,疫情带来的用户野蛮生长的红利期正慢慢消退,这意味着云会议无法再依靠原先简单粗暴的产品设计思路和免费运营模式,也不得不考虑用户留存和产品价值的问题 。

“目前的视频会议软件并没有真正做好远程沟通的能力,更别说替代,从最早的IM、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到多人聊天,技术并没有将线下沟通的鸿沟解决掉”,腾讯云副总裁吴祖榕表示 。
作为腾讯会议的负责人,吴祖榕见证了平台用户暴增的高光时刻,也经历了业务猛增重压下的技术大考,现在到了如何应对未来这场战争的节点上 。守住核心、破除边界,是任何一个视频会议产品都正面临的生死考验 。
就连80岁的老爷爷也在用视频会议
疫情期间的视频会议有多疯狂?先看一组数字:2月,年后复工的最初一个月里,全国上千万企业、近2亿人同时在家办公,1亿学生集体在线听课 。
多数视频会议产品的流量几乎都是从此刻迎来了一轮小爆发,上线不足两个月,腾讯会议日活已过千万 。
然而,问题在于,因国内疫情得到了快速有效控制,线下的作业方式得以恢复,这也让在线视频会议的使用频率相较3、4月份明显下滑,首先影响到的莫过于靠免费方式快速积累的这波用户 。
吴祖榕认为,关于用户留存和活跃,目前整体指标还是比较健康的 。尽管用户使用的频率相对下滑了,但用户使用的时长在增加,用户规模也在增长 。
这其实很清楚地传递了当下使用视频会议高价值人群可能存在的特征:对云产品本身更为认可,对视频开会的需求更为明确,以及初步具备稳定的开会诉求 。
“我们甚至还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也在了解到腾讯会议后,也主动要求使用我们的软件,组建一场线上的战友聚会 。”
这个可能在目前看来是极个别的用户案例,但实际上,无论是社交还是办公场景,沟通一直是刚需,实时音视频能力的提升让组织一场视频会议的门槛在不断降低,也让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沟通模式有了更高的提升 。
据吴祖榕观察,过去的会议可能时间都比较短,现在长时间的会议越来越稳定,从正在灰度测试的企业版来看,用户的数据等各方面在良性增长 。毕竟企业版具备与企业IT环境中工具的打通功能,这点是非常受用户关注的 。
现在,很多企业用户找到腾讯会议,希望提供收费版本 。
“对于企业而言,其实免费版本对他们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觉得用得不踏实,希望提供收费版本,这样就会有持续的保障和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