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四脚吞金兽”,能吃出多大的零食市场?

小时候,小卖部里五毛钱的辣条和汽水就能带来一下午的快乐 。在消费分级的今天,中国的2.5亿小朋友,能吃出多大的零食市场?
从近期《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颁布实施,到零食三巨头(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纷纷设立儿童食品公司或发布儿童零食子品牌,中国儿童零食赛道迎来了一场“正面刚”,一场千亿规模的吃货争夺战正在打响 。
我们认为,儿童消费品需求遵循“三好原则”:学好,吃好,穿好 。从“吃好”说起,儿童零食市场的新动态如何?巨头和新品牌们各有什么攻守?什么样的标的值得投资?本期华映洞察,一起聚焦儿童零食赛道,剖析四脚吞金兽们身后的超级蓝海 。
Why now?
儿童零食市场新气象
2019年4月1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正式执行,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 。
2020年6月15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系统性地规定了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 。
从充满无数80/90后学时记忆的校园小卖部取缔,到首个国家层面的儿童零食标准出台,无一不表明国家对儿童食品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 。
宏观政策的出台势必会影响微观消费市场的动态,无论是区别于普通零食的明确规定,还是营养健康的具体要求,亦或是食品安全性的通盘考量,儿童零食新标准对整个产业链条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零食巨头的争相入局,新锐品牌的快速迭代,都在试图抢占这块千亿规模的食品细分新土地 。
儿童零食,也是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的冰山一角 。受中国传统的家庭消费观念影响,儿童支出几乎占据家庭总支出的半壁江山 。当前,80%的家庭中,儿童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接近30%-50%,对应家庭儿童年平均消费为1.7万—2.55万元,整个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9-5.9万亿元 。
从消费领域来看,多数妈妈在奉行“学好”,“吃好”和“穿好”的三好原则 。教育支出占比高达38%,其次为食品饮料支出,占比达24%,服饰支出占比达19% 。
而在儿童零食支出方面,精致妈妈每月给孩子购买零食总花费平均800元,即全年约9600元 。
市场纵览
休闲零食中的超级蓝海
儿童零食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非凭空而来 。我们认为,儿童零食是休闲零食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消费者日益细分化需求的零食品类 。
纵观整个休闲零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渠道成熟度,产品丰富度以及流量精细度决定了休闲零食的发展路径 。
我国休闲零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大阶段:

  • 70-90年代,国人刚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一时期的休闲零食品类单一,糖果类产品为主,有种苦尽甘来的味道 。
  • 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时间各类舶来品涌入国内市场,零食领域也不例外,美国,欧洲和台湾的零食开始占领超市货架,这一时期膨化类产品开始大力发展 。
  •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升,零食供应链的成熟以及终端渠道的完善,休闲零食的品类进一步丰富,零食消费日益场景化 。
  • 2016年开始,随着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的迅猛发展,零食产品趋向网红化和爆品化,目标人群也日益细分,儿童零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正式被提出 。

  •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中明确定义:儿童零食(snack for children)是指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 。区别于普通零食,儿童零食在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物理安全性、化学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方面要求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