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如何互联网化?( 三 )


即使蜂农迁徙到下一个蜜源地,养蜂站点是始终固定的,在大农的设备装上去之后,摄像头会自动更新现场情况 。
“这是个必须的过程,底层数据特别有价值,有基础数据才能有算法 。”戴文建说 。利用追花族的APP,蜂农可以操作大农的航吊设备装运蜂箱,“用工作台的方式把蜂农管理起来了 。”地推人员一边在线下搜集站点数据,同时对蜂农进行APP推广 。
“我们也同时有品控体系 。”戴文建说 。公司的设备可以免费提供或低价租赁给蜂农,但前提是,蜂农要进入公司的采购体系,蜂农的蜂蜜必须按大农的标准来生产,包括蜂农的个人健康、免疫情况,不达标就无法进入,达标的蜂蜜会被大农采购 。“在推向市场之前,品控过程很重要 。”
赋能「从业者」 :传承不断代
在机械设备和大数据的赋能下,从业者的作业和价值分配逻辑也被改变 。
在传统模式下,蜂农要跟着花期迁徙,在单个蜜源地的时间周期约为20天,花期结束,就要迁徙到下一个地方 。因为始终处于迁徙的状态,蜂农的生活环境非常差,只能住在站点的帐篷里,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干净的水源,“100年来养蜂行业没有技术介入 。”戴文建说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蜂国,年产量在50多万吨,但一直处于低价格带,蜂蜜生产方式也无任何改变 。“养蜂的目的实际上为了迭代装备,而装备要解决体力劳动的问题 。”在过了花期,蜂群需要转场到下一个花地,而蜂农的转场却非常辛苦 。
养蜂耗费的巨大体力不仅挑战现有养蜂人,也在拒绝新进入者 。一箱蜂重达130斤,转场中,蜂农需先把蜂箱挑到车上,运到下一个目的地,到站后又要从车上把蜂箱挑下来 。注意:目前全国蜂农的平均年龄近55岁,且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从业者,蜂农理论上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 。因为没有任何装备的介入才导致断代,只有让体力劳动降到最低,让年轻人容易进来才能解决从业者的延续性问题 。
除了重体力,另一个问题是水源 。蜂农在站点帐篷里住20多天,没有任何生活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这样的生存环境,“新一代年轻人是不会进入到这个行业的” 。而装备可以改善蜂农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好了才能生产高品质产品 。
这种变革的更长远价值,在于打破现有的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状 。从业者生活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生产的产品就很难好,最后成品都是劣质的“水蜜”,且无法保证食品清洁度,装备的介入不仅改变蜂农的居住环境,更能从源头就能建立起品控体系 。
除了蜂农之外,另一个隐性“从业者”是蜜蜂 。在追花族的航吊装备上装有水库系统,速度低于10公里/时,航吊车就会在外面形成喷雾,这个设计是从蜜蜂的角度去考虑 。蜜蜂在停车或者低速时会飞出去,这会导致部分老蜜蜂(更资深的蜂蜜采集者)就飞走了,“这个设备能让老蜂的掉队率不超过5% 。”车速降到10公里/时,水雾喷起来,让蜜蜂以为外面下雨了,就不会飞出去了 。
在传统模式中,因考虑到蜜蜂掉队情况,蜂群转场只能在晚上,比如晚上9点之后才能出发,早上5点必须停下来,以保证蜜蜂不会飞走 。但有装备之后,转场就可以不分白天黑夜了 。
蜜蜂这样的“从业者”可能以往从未被关注过 。“深入到行业里就会发现行业需要真正科技介入的地方 。”戴文建说,就像养蜜蜂发现一定要进行装备彻底的升级,要研发适配生物特性和从业人员使用习惯的装备,“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应该说,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了 。”
农业数字化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