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如何互联网化?( 四 )


新装备新数据新从业环境,在新的改造中,对行业是否产生新价值?
“目前初步判断,国内流通市场年销售额不超过百亿 。”李方圆说,“总体来说是个存量市场 。”增量主要是渠道红利的增量,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好当前市场渠道红利 。
“很多地方品牌都大概是3亿-4亿的规模,蜂蜜的地方品牌属性明显,目前公司销售规模3000万左右,线下由于进场时间较晚,目前60%的销售还是依托于线上 。”李方圆表示,线上市场相对好做,线下市场更难做,因市场对品牌和产品都无认知,“作为初创公司,教育市场很难,我们现在也不太想去怎么教育消费者的问题 。”
今年等蜂来和农科院合作做产品溯源系统,溯源能让其品牌在市场上更有差异化 。在他看来,在现有市场环境下,要增加行业收益,李芳圆认为无非从三点着手:“尽可能降低边际成本、供应链管理尽可能实现标准化和上下游是否有足够溢价空间” 。
公司为蜂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结款速度,是在更好的管理供应链边际成本,做溯源是为了建设相对标准化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增加消费者信任度,从而体现差异化和品牌价值,这是目前等蜂来在存量市场上做新增价值的方式 。
蜂蜜门槛相对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市场差异化和用户信任度的问题 。“一能尽量覆盖全产业链,覆盖越全成本越低,风险越小,二是要判断行业是否存在问题,你的加入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让行业变得更好 。”这是李方圆判断选择进入新行业的两个重要逻辑 。
从这两点看,养蜂本身有好的进入逻辑,难点在介入“过重” 。农业重视“第一现场”,即对上游的控制,后面的边际成本随之加大,所以农业是个高设备投入、技术投入和检测投入的行业 。等蜂来花了4年的时间,“几乎把所有融资款项全花在上游供应链的改造上” 。
等蜂来目前年销售额3000万左右,“公司近两年每年保持30~40%左右的增长,蜂蜜品类不具备爆款潜质 。”李方圆表示,公司在新生代蜂产品品牌中增长算快,但对标整个消费行业,增速相对缓慢 。
而大农科技则是资产更重的模式,从设备改造切入 。
“在养蜂过程中不断找痛点 。”戴文建表示 。大农从第一代设备已经迭代到第四代设备,“要自己养,更新速度也要足够快,不然逻辑也会错 。”
即便与蜂农去调研也有出错,因为样本不够大,“很多时候要反推逻辑、亲自下场 。”
预计今年10月,大农开始大规模生产,之后把设备全面投放给蜂农,以此提高蜂农产出 。蜂农以往只能养200箱蜂,而这套设备能减少95%的劳动力,把养蜂量提高到400箱蜂,“人效提高,让养蜂变成技术活 。”
同时设备也能做好蜂农的生活保障,追花族变成一个服务体系,从生产、收购到品牌进行全线统一 。
“我们的价值是投入到个体不能解决的地方 。”戴文建说,装备把人效发挥到极致,“帮住蜂农做长尾价值 。”
在这个模式基础上,还可以让用户亲自来监督、溯源,甚至看蜂群,实现用户线上养蜂 。
科技化养蜂,对戴文建来说是洞察产业逻辑的结果,但更上升的角度来看,则是在赛道中开辟新赛道,在产业中重造新产业的方法论 。这种沿着产业链的深入思考能力,或许与戴文建的创业经历有密切关系 。
戴文建作为连续创业者,曾是雷士照明的七大合伙人之一,2007年创建货车综合平台“货车帮”,2018年创建大农科技 。
2002年雷士照明营业额超过15亿,其中运费就高达5亿 。灯具产品本身既有金属配件,抛货面积大且还有易碎的玻璃,这导致其物流运输难度极大,他意识到物流运输成了行业瓶颈,同时也发现,物流是能跟所有的行业产生交集的横切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