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心理学( 二 )


又如电影《异度空间》中张国荣饰演的心理医生,自己就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 。
但现实的情况是,心理学所囊括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影视作品的涵盖 。
误解五、心理学家都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 。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 。
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 。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 。
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 。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 。
影片中总是会把心理学家和催眠术联系在一起,其实实际的生活中更不那样的 。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 。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 。
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 。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 。
现在,很多的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审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疑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
误解六、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家抱有这样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的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这些看法就会使得许多人在看心理医生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
其实,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记忆与思维的特征,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很跨文化的比较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
误解七、心理学知识就是一般常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来搞去,搞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尽人皆知的常识 。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 。
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解决和理解的 。你不相信吗?下面证明给你看 。
下面几个常识性问题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 。试着回答一下,体会一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
1、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 。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 。她看见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 。她的眼睛溜溜的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 。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
瑶瑶的可能回答:
a.瓶子里的多
b.坛子里的多
c.一样多
2、哪一种决定风险大一些?
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 。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作出全组决定 。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 。
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
a.更慎重
b.更冒险
c.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
1、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七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是不会变的 。瑶瑶只有五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 。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哪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