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讨好型人格”,你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三 )


有句话说得好,“你对我的注解,并不能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便永远能在别人的误读里,活出自己的气象万千 。
人的一生,最终都是需要自己支持自己活下去,都是需要千山万水地找到自己,都是需要按自己的方式走到渴望的光景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急流勇退,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愿我们都不失去这自由的勇气 。
附:你属于“讨好型人格”吗?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讨好型人格”的特征有不同的表述 。如果你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更为综合的测试来对照自己:
1.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
2. 感觉为他人的情绪状态负有责任 。
3. 经常道歉 。
4. 经常对自己的日程安排有很重的负担感 。
5. 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 。
6. 在别人对你感到生气时,你感到难以忍受,并往往会选择让步 。
7. 会因担心让别人不舒服而选择随大流,甚至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故意丑化自己 。
8. 定期需要获得他人或周围环境的赞美,以此才能确认自我价值 。
9. 一般情况下,你尽力避免所有冲突 。
10. 难以承认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习惯性隐藏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
你可以根据这个小测试,大致判定自己是否属于“讨好型人格”,以及“讨好型人格”的程度 。对照这些测试维度,我们可以发现,“讨好型人格”的核心特质,即是过度关注他人(或周遭环境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
来源:图文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一选择就焦虑?为什么总是“选择困难”
想一想你最近需要面临的艰难选择,可能是职业间的选择——做个艺术家还是会计师;或是居住地的选择——去城市还是乡村,又甚至是结婚对象的选择——选择贝蒂或者选择洛丽塔 。也可能是是否要孩子、是否让生病的父母搬来和你住、是否让你的孩子信仰你的丈夫/妻子信仰的宗教,是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