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讨好型人格”,你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克服“讨好型人格”,你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文章插图

  • 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 经常道歉;
  • 很难拒绝他人的要求;
  • 尽力避免所有冲突
  • ……
如果你有这些表现,很可能就有“讨好型人格”的嫌疑 。最近,心理学领域最热的一个词汇,可能就要数“讨好型人格”了 。
01发现自己有讨好型人格,是在两年前 。上学的时候,我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 。进入职场,我是上司眼里的好员工(听话),同事嘴里的老好人,不会被人讨厌 。
【克服“讨好型人格”,你需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但我活成了什么样子呢?畏畏缩缩,个性模糊,没有生气,还挺憋屈 。当我放开手脚做真正的自己时,我觉得自己是舒展开的,身上的能量是流动的,生活也是热气腾腾的 。原来我也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心理学上认为,讨好别人往往有两重含义:一是功利性的,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二是防御性的,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避免树立攻击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人际环境 。所以,讨好别人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
更多的人其实是属于第二种 。看过《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才发现,我们之所以讨好别人,其实是因为太害怕被人讨厌 。
没有人希望被人讨厌,但没有人能让所有人喜欢 。比受人喜欢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活,让自己过得更好 。
台湾作家陈文茜曾说过:“小心检视,你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换来的 。若是如此,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为他人活了一辈子’ 。”
为自己而活,要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 。
02为什么我们害怕被人讨厌?
因为我们害怕不被认可,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我们都认为,只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这点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
通过讨好或满足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态度、好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很有成就感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够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有价值感和存在感 。
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很让人高兴 。但是否真的需要被人认可?未必 。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公司的垃圾桶满了你主动去倒掉,但是周围的人根本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注意到了,也没人说一句感谢或表扬的话 。那么,你以后还会继续做吗?
很多人的回答是也许以后不会继续做了吧 。对认可的欲求,其危险就在这里 。你究竟是为了追求认可而做,还是自己想做?
得不到认可就非常痛苦,得不到认可就没有自信,这样的人格也称不上健全 。
实际上,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都想不讨人嫌 。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
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 。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
03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因为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曾说过:“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
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哪些困扰?是不是都离不开他人的因素?
给老板做汇报,老板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走出会议室的时候你心情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