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微软的小冰,丰满了

丹棱街微软1号大楼前,“微软”第八代小冰的年度发布会在这里进行 。
但这一次,“微软”要打上一个引号,因为这次发布会虽然还是在微软中国的大楼举行,发布会期间也有很多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人士参加,但小冰实质上已经完成独立——它已经脱离微软,由原来微软的部分项目同事组成了一个新的公司,而微软公司对这家创业公司持股 。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5月29日的第一代小冰发布会就在这里举办 。时隔六年,历经八代产品,之后小冰的发布虽然有几次走出去,但回到微软大楼的小冰,让我们还是会有一种亲切感 。“回到这里,我们觉得有一种回到小冰娘家的感觉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在发布会开场中称,“今天是这样,我相信以后也会有这种感觉 。”他补充说 。
换句话说,这场实际由小冰独立公司主导,微软内部人士协办,资本圈朋友参与的发布会,实际上更像是一场温馨的告别 。有人甚至调侃称,它更像是一场“嫁女儿”式的发布会 。
让我们简单回顾下一个月前:7月13日,微软中国正式宣布,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将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新公司委任沈向洋博士担任新公司董事长,李笛为首席执行官,陈湛为日本分部总经理,所有相关工作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完成 。
据PingWest品玩了解,新公司将更聚焦,公司放弃了美国和印度业务,主要业务也由原中国和日本的业务单元组成,目前新公司员工实质上已经脱离微软编制,过不了多久,他们也将离开微软大楼,搬进坐落在北京大学旁的硅谷大厦,新公司的员工大多也是由小冰公司董事长,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和小冰团队总负责人,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从微软招募 。
这也意味着,员工们放弃了原来坊间传言的那种更“work life balance”的宽松就业环境,进入到一个创业氛围更强的新公司中 。
第八代小冰的突破
作为主打EQ情感交流类的人工智能助手,小冰一直认为,它与其他强调任务式的人工智能不同——人工智能无论在什么样的场景里,它都需要一个更长存的交流体验,它必须要跟你之间建立长存的纽带,并且它是为你而生的 。
在技术路线上,沈向洋总结过小冰的成长历程:第一代小冰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基于文本、搜索来做简单的对话系统;第二代多一些不同的落地场景,可以让她有更多机会学习;到第三代的时候,她应该有不同的感官,除了文本以外,还有语音、视频、机器视觉等;到第四代,知识图谱的重要性显现,因为只有通过知识图谱才能做更多IQ方面的尝试;从第五代开始有了框架的概念,开始考虑人工智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开始做人工智能创造的布局;第六代时,这个框架已经开始逐步成熟;而第七代整体的框架有了飞跃的进步 。
而在这角度之上,微软依靠小冰的技术框架搭建与人沟通的产品 。
在这次发布会之前,小冰最近的一次公开测试是5月20日 。那天,小冰在华为手机里做了一次没有任何预告、也没有任何宣传的测试,即通过小冰框架根据每一个人的不同需求下建立一些“虚拟男友” 。
技术框架拟合了人类情感,被认为是小冰不同于其他人工智能对话助手的重要特性 。“即使是小冰,也没有办法和这些单点的、每一个高度定制的虚拟人类相提并论的,这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虚拟人类 。”李笛称 。
之所以实现了长交互的对话,从技术领域来看,小冰更注重对话引擎的设计 。小冰第一个提出了预测、保持和诱导技术,过去数年小冰已经提出生成模型,共感模型和主导对话模型等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