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被困,饿了么给出错误答案

骑手的境遇,骤然引发关注 。
9月8日,一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报道刷屏,文章细致描述了众多外卖骑手在平台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使下,为应付高峰期井喷的订单而不惜冒着违法风险一路狂奔,以至于存在严重的人身安全隐患 。而外卖骑手普遍从业收入从最初入行的月入过万到如今逐步下降,而且动辄因为客户投诉被重罚 。
外卖骑手是我们当前再熟悉不过的陌生人群体,如此清晰的生存境遇描述,自然引发外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外卖平台显然无法置身其外 。
9月9日凌晨,饿了么发出《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声明,表示将会尽快发布一个新功能,“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如果消费者不是很着急,可以点一下,多给蓝骑士一点时间 。饿了么也会为你的善解人意一些回馈,可能是一个小红包或者吃货豆 。”
在饿了么发出声明后,美团则对媒体表示,暂不回应此事,下周会举办小范围的外卖业务沟通会 。
“多等五分钟”涉嫌绑架消费者?
饿了么推出“多等五分钟”功能,看上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卖骑手所面临的“催单”压力,然而,这一做法治标不治本 。
外卖骑手所面临的难题,其实和早晚高峰期上下班的白领一族没有什么区别 。
为什么早晚高峰的公交、地铁都挤得快上不去人?为什么路面上永远在堵车?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流集中于这个时段上下班,而以公共交通资源为例,城市管理者必须按照常态化交通客流量为基础来配给公交车、地铁等资源,即便如此,非高峰期地铁、公交也会出现一辆车才几个乘客的现象 。
外卖骑手服务也是如此 。由于白领午餐订单集中于上午十点到十二点,晚餐集中于五点到七点时段,所以骑手们的手机上会一下子涌进几十个这一时段的订单,平均到每个订单,留给骑手完成的时间就非常之少 。

外卖骑手被困,饿了么给出错误答案

文章插图
▲网上外卖用户使用率居高不下 。
而在其他时间段,外卖骑手的订单量会急剧减少,所以常见的景象是,非高峰时段,我们可以看到街边一排美团、饿了么骑手在打瞌睡、玩手机、闲聊 。
这就是典型的“半天不开张、开张吃半天”生意逻辑,外卖系统和外卖骑手都是按照这个逻辑来运行 。
尤其是外卖平台,为了让外卖骑手在最短时间内承接最多的订单量,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让每个外卖骑手的订单量尽可能趋于最高值,而且这种“压力测试”还会根据外卖骑手的完成进度来推进,也就是所谓的系统算法 。
我们之前曾经看过一些报道,比如某些金牌骑手,一天可以完成多少单,仔细一想,这其实就是外卖系统算法和数据所产生的的结果 。当一个外卖骑手能够以比其他同行更短的时间完成一个订单,系统就会自动推送下一个订单,骑手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会接着推送,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到系统没有新的订单 。
因此,回到饿了么的“多等五分钟”新功能,可以设想的是,哪怕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出于善意,选择了这一宽容度更高的选项,那么,外卖骑手的订单及时送达压力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但不可能根本性解决 。
【外卖骑手被困,饿了么给出错误答案】毕竟,如果外卖骑手的送达时间,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变量,比如所承接的系统推送订单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合作商家的餐食制作时间是否能尽快完成,路面交通状况是否会因突发事件如天气等原因而变糟,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会导致整个订单交付进程的拖延,所以,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