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捞瓷元青花梅瓶,不为人知的藏品

元青花的精品大器 , 当年曾生产有一定数量 , 以景德镇生产的占主要部分 , 其它窑口生产的为少部分 。但目前已发现的数量不多 , 国外博物馆藏品200余件 , 国内博物馆藏品100余件 。民间收藏家手中也有一部分 , 估计超过国内外馆藏之总和 。具体数量需研究确认后统计 。此外还有多少未被发现 , 尚是个未知数 。这些都是国之重宝 , 十分珍贵 。
元青花采用的是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钴料 。进口料含铁钴比高 , 呈色浓艳 , 蓝中闪黑 , 侧看有一层锡光 , 局部有下凹感 , 此种料大都用于高 档瓶、罐一类大件琢器与大盘上 。国产料含锰钴比较高 , 呈色浅淡 , 个别的灰暗 , 常用于民间日用的大众瓷上 。用进口料绘画的高 档瓷上纹饰繁密 , 主题突出 , 层次分明 , 以缠枝花卉者多 , 其次是龙纹 , 人物画题材的元青花尤其少见 。题材内容主要是人物故事等 。国产料绘画的普通瓷 , 纹饰简单 , 画笔粗率 , 以折枝菊花、梅花、栀子花居多 。

海捞瓷元青花梅瓶,不为人知的藏品

文章插图
既然是外销瓷 , 那么我们能否从元青花瓷器上看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撞击的痕迹?单从釉色上来看 , 构成了青花瓷的主体色彩为白色和蓝色 , 蓝白相间之中 , 形成了清新而艳丽的独特风格 , 单纯的蓝白二色中又蕴含着中西文化融合交汇的深层内涵 。我国汉族习俗通常将白色作为丧俗之色 , 而在中国北方、西域、西亚、东南亚地区许多民族中 , 白色是吉祥之色 。元代“国俗尚白 , 以白为吉” 。《蒙古秘史》中就有多处关于蒙古民族“尚白”的记载 。而相当的文献亦记载了蓝 色同白色一样 , 是波斯地区的喜爱之色 。在与中国开展贸易活动的中亚、西亚商人中 , 多以波斯文化为背景 , 他们都有着尚白、尚蓝的风俗 , 青花瓷器是否为贸易而生尚不敢断言 , 但无疑贸易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瓷器上的装饰纹样却蕴含更多的中国元素 。在这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上 , 腹部所绘梅花、竹子、松树是我国古代瓷器的传统的装饰 , 即所谓的“岁寒三友” , 通常隐喻文人士大夫超逸的情感和清高的节气 。而仰覆的莲纹装饰在中国早期的青瓷器上便已出现了 。再看梅瓶主体纹饰所绘的人物故事 , 在《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及《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中均有记载 , 后演绎成小说及戏曲 。故事大意为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王朝后 ,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 而贬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中王 。刘邦让张良往各处寻访堪任元帅的人才 , 伺机灭楚兴汉 。张良得知韩信是个人才 , 却在项羽部下未得重用 , 便劝其弃楚归汉 。韩信至汉 , 萧何面试后对韩信非常赏识 , 竭力推荐于刘邦之前 。刘邦当时却并未加以重用 。韩信得知 , 假意逃走 。萧何闻讯 , 立即前往追赶 , 在一个月夜 , 方才追及 。萧何再荐于刘邦 , 刘邦乃拜韩信为大将 。值得一提的是 , 梅瓶上所绘纹饰虽为中国传统戏曲故事 , 然画面中出现的艄公 , 其长相与装束却明显异于中原人 , 带有西域人的特点 , 似与元代帝国地跨欧亚大陆有关 , 可谓独具匠心 。以历史故事作为元青花装饰题材是因当时元曲的深入人心?或是具有臧否人物的深意且不去争议 , 但青花瓷器中人物纹作品极为少见却是不争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