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向苹果看齐( 二 )


这跟微软以Windows、Office365连接政企客户推动其云服务Azure发展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微软的云计算服务一贯以公司、企业为主体,而钉钉的直接使用群体是更为具体的个人 。同时,由于钉钉基于移动端的使用体验是端到端的直连,能够天然打通B端客户与C端用户——
这意味着,通过云钉一体、云端一体,阿里云的使用门槛直接降低到了操作智能手机的难度,即点即得 。
就像张建锋讲的:“点一下手机里的钉钉应用中心,成为管理一个企业、管理一座城市的新方式 。”
【阿里云向苹果看齐】某种程度上,这种操作方式的变化是从2007年乔布斯展示出世人惊艳的初代iPhone开始的 。彼时的商业智能手机还是Windows mobile一家独大,尤其是微软基于其PC操作系统开发的Windows CE,但其嵌入式的定义既导致软件开发困难,也使其在移动端的操作体验极差 。
初代 iPhone 最大的变化就是全触控操作的设计,除了电源、音量等少数功能键,初代 iPhone 实现了所有操作全部通过滑动、点按屏幕完成 。
这与张建锋提到的,基于云的“数字原生操作系统”异曲同工,他展示的这个系统能为企业、个人与云计算的交互提供全新的图形操作界面,这种操作方式的变迁对云计算来说,就像把一台代码指令的DOS系统计算机升级为图形界面的计算机 。
“不需要懂代码,点一点图形界面就能搭建自己的应用 。”这是张建锋口中云2.0时代与云1.0时代最明显的差别 。
从1984年Mac OS System 1.0给PC端图形操作系统带来的划时代变革,到初代 iPhone 取消实体键实现“点触式操作”,数字操作系统的演进都是在易用性上不断进化 。
云计算越来越普及,甚至直面个人用户的今天,云计算操作系统,同样需要将使用门槛不断降低,提高云服务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
以钉钉为例,阿里云通过钉钉将自身的云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个人用户的日常工作、学习中,钉钉就不仅仅是一款即时通讯应用,而能够在组织数字化、办公场景拓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云计算的认知和使用门槛 。
用户不再需要知道云计算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怎么搭建维护,便能够使用云计算提供的种种服务,这便是“云钉一体”的现实含义 。
02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张建锋还透露了一个数据,钉钉上很多企业搭建的应用已经超过了1000个,钉钉超过1500万家的企业客户中,有1300万家企业是中小企业 。
在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中,中小企业往往被认为是“船小好掉头”,但受限于自身IT能力不如大型企业完善,反而在数字化转型中更加依赖于外部通用解决方案 。
市场咨询公司AMI-Partners对11个国家/地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经济如何影响中小企业对IT的看法、使用和购买行为 。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全球中小型企业的数量激增,现在显示出人们对托管服务和SaaS的浓厚兴趣,中型市场公司计划将存储,安全和电信等特定IT需求外包的计划也急剧增加 。
中小型企业的付费意愿和能力比较低,很难负担云计算的标准解决方案,因此,免费开放、通用、模块化的解决方案成了最受欢迎的云服务类型 。
这种路径,同样是个人操作系统走过的路,最早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不仅使用操作门槛很高的代码指令,并且不同企业、组织间的操作系统甚至存在很多差异,这进一步造成了计算机普及的难题 。
当年的Mac OS、iPhone OS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就是深度定位在通用操作系统上,不仅在图形操作设计的基础上,提供了通用软件服务,还开放了应用开发平台,让开发者从系统生态内的软件开发中获益,从而促进其应用生态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