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融资又热了,也开始赚钱了!( 二 )


“简单来说就是收割型,无法产生复购 。”一位长期关注VR领域的投资人向河豚君介绍道 。
2016年开始VR设备、VR文娱类内容持续升级,头号玩咖、零度空间、VR+乐园、沉浸世界等VR线下游戏店,耳东、数字王国等VR影院层出不穷 。截至目前,国内有5000余家包括游戏和影视在内的VR线下娱乐体验店 。
随着VR线下游戏店中游戏互动性的增强、VR影院中内容质量有所提高、设备不断更新迭代后佩戴更加舒适等变化,消费群体逐渐扩大,线下游戏体验门店“VR+乐园”的复购率就达到了38%,远超前几年10%以内的数据 。据其CEO罗维表示,其中亲子家庭类消费者的增加尤为显著 。
罗维认为,定位在商场的他们,客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漫游式的家庭客户,他们理应成为重要客群,但原来VR影视偏软色情或恐怖,VR游戏偏“打僵尸”,导致家长群体一直不感冒VR 。但现在的他们,有了场景不恐怖的合作类的射击类游戏可供选择,人均六七十元玩一场半小时以内的VR游戏,既能运动,又有亲子互动,是个不错的体验 。
以VR+乐园广州直营店为例,这家占地240平方米的门店一天能够接纳700到800的客户量 。目前VR+乐园在国内有60多家、国外有10余家门店,罗维根据现在的运营情况预测,到2021年VR+乐园所有门店数量能达到150家,月付费100万人次,年营收额在2亿元左右 。
VeeR联合创始人兼CEO Ayden同样发现亲子家庭型消费者数量增加的趋势,今年7月,VeeR新推出了专注360 VR影视(注:可在360度的范围内观看影片,但不能在影片中进行前后移动)且在商场中心位置设立影院的品牌——零号空间 。
据VeeR调研,这些前来观看360 VR的顾客中有一半曾经体验过VR内容,还有一半此前从未体验过 。“这样的复购率已经提升了很多 。”
360 VR的引流效果同样被文旅区看中,目前VeeR已经在上海中心、上海豫园等旅游景区开设VR体验区 。华侨城等文旅商也向VeeR抛出橄榄枝,接下来VeeR还将在佛山、郑州等地的文旅区开设VR体验区 。
据报道,去年年底全球市场VR硬件基数(不含VR盒子类)已经超过千万台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这个硬件数量意味着VR消费端生态已经进入了正向循环的“起步阶段”;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从VR线下娱乐体验店的经营情况看来,也正式迎来“起步阶段” 。
内容质量提升,VR密室逃脱、沉浸式戏剧将成主流
这背后推手,是VR内容的不断升级 。
在VR线下游戏方面,密室逃脱正在取代原来的“打僵尸”,成为各大线下游戏体验店的创新方向 。
近两年,游戏大佬育碧基于公司此前推出的RPG游戏《刺客信条:奥德赛》,开发出VR密室逃脱游戏《逃离失落金字塔》和《穿越美杜莎之门》,并在全球100余家线下VR游戏体验店上线,收获不错效果 。
游戏《穿越美杜莎之门》场景
国内公司也紧跟脚步,据小娱了解国内爱奇艺VR部门、拥有游戏研发背景的VR+乐园、创始团队有实景密室逃脱背景的沉浸世界目前都正在研发自制的VR密室逃脱游戏 。今年威尼斯VR单元中,一家名为Unlimited Fly Games的公司制作的6小时VR作品《盲点》中也使用大量密室逃脱概念与元素 。
创立于2017年的VR+乐园,店内游戏大部分来源于公司自制,截止目前已经开发有30多款VR游戏,这些游戏虽然有些适合单人,有些需要大空间及多人配合,但类型主要集中在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上 。按照公司的运营方式,游戏上线门店后,公司将顾客反馈送达至开发团队,由后者对游戏进行不断完善 。所以VR+乐园能够及时感知到顾客的需求变化,随着FPS对顾客的吸引力愈发减弱,他们开始自制VR密室逃脱类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