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频现暴雷潮,泡沫被挤出,年轻人租房啥时才能不吃亏?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长租公寓爆雷跑路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无论是上市的青客、蛋壳,还是不上市的寓意、岚越、若扑,这些名字有些大家熟悉,有些大家陌生,但是基本上都和长租公寓的暴雷密切相关,长租公寓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长租公寓会成为大学生进社会的第一个教训?长租公寓产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长租公寓成大学生进社会第一顿毒打?
如果问房地产市场最近一段时间最让人头疼的事情是什么?那么长租公寓暴雷潮无疑是大家最关注的焦点,根据环球网的报道,近日,杭州、上海、成都多地长租公寓相继被曝出跑路:8月27日,杭州长租公寓“友客”爆雷,有人交了2万多元房租,中介拿钱跑路;8月29日,杭州长租公寓“巢客”爆雷;上海长租公寓“岚越”在浦东的办公室也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P2P密集爆雷潮过后,长租公寓出现高频爆雷 。房东和租客面临维权困境,肇祸直指大量被运用于长租公寓的“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经营手段 。
然而长租公寓的暴雷潮其实并不是从最近开始的,自2019年下半年起,长租公寓“暴雷”的消息就不断传出,西安左旗公司、郑州悦如公寓、南京友居公寓等均“榜”上有名 。睿和智库从“天眼查”查询数据获知,仅今年8月,全国就有15家长租公寓暴雷 。
2017年,长租风起 。政策红利密集落地,资本、地产开发商、创业者和投机者纷纷涌入,使得一时间长租公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终于成了“风口上的猪”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绝大多数企业在赚快钱的心理驱使下,并未有耐心找到符合市场逻辑的正当盈利模式,反而一味扩张、抢地盘,试图通过快速规模化打造护城河,最终导致了行业乱象——供应过剩、空置率上升、资金链动辄破裂 。
在不正当企业不正常的经营模式中,长租公寓一方面“长收短付”,和租户、房主签订不同模式的租金交付合同,将租户4/5甚至10/12的租金沉淀在自己手中,再用这些钱继续收购扩张;另一方面,为了撬动更多现金流,许多长租公寓品牌引入金融杠杆,鼓励租客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后者将租客半年或一年的租金一次性付清,从而将风险转移给租客,导致租客在长租公寓企业“暴雷”跑路时财房两空,一身债务 。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1日至笔者撰稿的9月20日,整个50天内,长租公寓的搜索指数呈现出激增态势,从8月30日开始增长在9月8日到达顶峰,整个长租公寓的暴雷潮的新闻报道也都集中在这段时间 。而长租公寓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被网友戏称为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顿毒打”,这样的教训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长租公寓到底问题出在哪?
说实在,长租公寓出现现在的问题其实完全不让人意外,笔者本人早在2014年前后就已经是长租公寓的租户,租住长租公寓长达四五年的时间,一直到去年年底刚刚告别租房生涯,从长租公寓的崛起到目前的发展笔者可谓是从头跟踪到尾 。
首先,我们要明确长租公寓模式并不是一个坏模式 。在长租公寓模式出现之初,整个中国租房市场是一个全面2C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中,大量的租客面对着是海量的房东,要租房子只能去58同城、赶集网等所谓的分类信息网站上去找,但是面对着满网的虚假信息,几乎你在网上看到的照片都不是真正房子的真实照片,好不容易租了个房子,出了问题房东不管,各种房东涨房租的事情可谓是三天两头,而对于房东来说,房子要租出去各种事情不断,房东也是头疼不已,当时的租房市场可谓是“天下苦秦久矣” 。长租公寓模式的出现正好是针对了这个痛点,一方面,长租公寓企业从房东手中收购房子,用统一的装修、统一的家具、统一的管理来维持房子较好的状态 。另一方面,再将房子租给租户,让租户看到真实的房源,拥有有人管的房子 。这个模式堪比租房市场的“支付宝”,形成了一个真正解决各方痛点的业务模式 。